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 殿试前十,李乾点状元[2/2页]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刁民竟敢害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只有三个人,所以这三人又被统称为“三鼎甲”。
      这三人的待遇是这八百进士中最好的,赐进士及第……或者说,状元的待遇是最好的。
      殿试放榜后直接赐状元从六品的官职,而且还是京官……一步就把有些人半辈子的路都走完了。
      而一甲的另外两位,探花和榜眼则是正七品的京官官职,比牧守一方的县太爷还要强。
      最重要的是,这三个人是立即授予官职,一般状元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都是真真正正的实职!
      而在二甲中,只有二甲第一名,也就是整个殿试的第四名除外,这个名次被称为“传胪”,也有从七品的实职可做。
      至于后面的就别想了。
      二甲的人数不限,一般在二百到三百人左右,从七品,赐进士出身。
      剩下的人都归到三甲里面去,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意思就是和进士相同,那他究竟是不是进士呢?
      反正同进士们说是。
      别看二甲和三甲的从七品、正八品听着不错,但也只是听起来好听而已,这都是虚衔,根本没有任何实权,不属于任何衙门,也不干任何事、不管任何人,就只是在那挂着。、
      进士说是老虎班,榜下即用……但那是几百年前的盛况了,现在早就不比从前了。
      二甲三甲的进士们若想做官,还得再参加一次考试,之后有关系的、肯使钱财的人或许在观政、补缺的时候能捞着个官做,但要是什么都没有,只是干等……那等个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能轮得着你。
      这一甲和二甲三甲的差距实在太大,要说近视们不渴望不眼红,那是不可能的。
      而要想进一甲,你最起码得是个前十,才能有竞争机会啊!
      原因很简单,为了不让日理万机的皇帝陛下累着,所以殿试第十之后的名次,都是由读卷官们来排定的。
      而皇帝陛下又需要做什么呢?他要决定殿试前十名。
      读卷官们批完所有卷子后,会选出最优秀的十二份呈送到圣前。
      然后由皇帝排定这些人的名次。
      所以要想进一甲,首先你的卷子要足够优秀,或者能走通关系,能过得了读卷官们这一关,他们才会将你的卷子呈送到皇帝手里,你才有竞争的机会!
      所以,读卷官们虽然没掌握进士们的生杀大权,但也依旧牢牢抓着他们的前途。
      “咦?这张卷子不错?字字珠玑,句句鞭辟入里,文风又如此老道,非三十年之功不能写出此等文章!”
      王莽看到一篇文章,突然拊掌大赞,打破了殿中的寂静:“依本官来看,此文可得头甲!”
      其他读卷官纷纷侧目望去,这话可不是能随便说的。
      “不知王宗伯看到什么妙文了?”
      坐在他侧方的老尚书宇文恺笑着道:“可否与我等共赏?”
      “自然可以。”王莽提起笔飞快地在上面画了个圈,随即也不用一旁的宦官帮忙传送,自己就双手递了过去。
      宇文恺笑呵呵地接过考卷,仔细地看了起来,越看越是点头:“不错,文风雄厚,妙笔生花,立意正大,细细品读之下别有风姿……”
      听他这么说,其他官员更加关注了。
      宇文恺读完一遍后,又闭目细细品味了片刻,提笔在卷头画了个圈,这才将卷子递给一旁的李靖。
      虽然流程是一个读卷官看完手上的所有卷子,再换给下一个读卷官,依次轮转。
      但偶尔读到号文章时,读卷官们也可当即就进行传阅,定下来作为前十之一,重送到皇帝陛下那里。
      李靖看过之后,同样止不住的赞赏了几句,又继续传了下去,至此卷头上已经画了四个圈了,分别是三位尚书和翰林院那位读卷官的。
      卷子又传到了蔡京手中,他只是看到前面两句,就眉头一挑,认出了这是谁的卷子。
      蔡京大有深意地看了王莽一眼,随即细细品读一番,也称赞着在卷头上画了一个圈。
      卷子又被传到秦桧的手上。
      秦桧看了一眼考卷的内容,随后又望着卷头上的五个圈,以及五个代表评判官员身份的钤印,眉头微微皱起。
      似乎是犹豫了片刻,秦桧还是在上面打了一个圈。
      这份考卷是诸葛亮的。
      如果第一时间落到他的手中,肯定不会是代表一等的圈,而是代表三等的点。
      但现在再做限制,就为时已晚了。
      坐在他侧方的老尚书宇文恺笑着道:“可否与我等共赏?”
      “自然可以。”王莽提起笔飞快地在上面画了个圈,随即也不用一旁的宦官帮忙传送,自己就双手递了过去。
      宇文恺笑呵呵地接过考卷,仔细地看了起来,越看越是点头:“不错,文风雄厚,妙笔生花,立意正大,细细品读之下别有风姿……”
      听他这么说,其他官员更加关注了。
      宇文恺读完一遍后,又闭目细细品味了片刻,提笔在卷头画了个圈,这才将卷子递给一旁的李靖。
      虽然流程是一个读卷官看完手上的所有卷子,再换给下一个读卷官,依次轮转。
      但偶尔读到号文章时,读卷官们也可当即就进行传阅,定下来作为前十之一,重送到皇帝陛下那里。
      李靖看过之后,同样止不住的赞赏了几句,又继续传了下去,至此卷头上已经画了四个圈了,分别是三位尚书和翰林院那位读卷官的。
      卷子又传到了蔡京手中,他只是看到前面两句,就眉头一挑,认出了这是谁的卷子。
      蔡京大有深意地看了王莽一眼,随即细细品读一番,也称赞着在卷头上画了一个圈。
      卷子又被传到秦桧的手上。
      秦桧看了一眼考卷的内容,随后又望着卷头上的五个圈,以及五个代表评判官员身份的钤印,眉头微微皱起。
      似乎是犹豫了片刻,秦桧还是在上面打了一个圈。
      这份考卷是诸葛亮的。
      如果第一时间落到他的手中,肯定不会是代表一等的圈,而是代表三等的点。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但现在再做限制,就为时已晚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殿试前十,李乾点状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