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六章 文官们的大棋[2/2页]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刁民竟敢害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这一天呢?
      运河一旦堵塞,朝廷必然会出现巨大的粮食缺口,本来就少了漕粮的进项,若是再加上赈灾、疏通河道的消耗,朝廷定然无法负担!
      通过这个结果,回想当日。
      山阳渎、盱眙都在吴国境内,吴国有能力断掉朝廷的漕运,文武百官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们却绝口不提这件事,只是用别的借口争论,稳定立场。
      文官不支持伐吴。由此便能看出文官们不想横生波折,不理会吴国,让漕运继续运转。
      他们追求的是稳定。
      武将们却要坚持伐吴。夺取运河,在吴国手中毕竟不如自己捏着安心。
      武将们追求的是掌控。
      虽然吴国与楚国从未表现过要断漕运的想法,但漕运太重要了,盱眙也太重要了,不能出一点岔子。
      盱眙在吴楚之间易主就是在朝廷最敏感的神经上跳舞,就算他们主观上不想断漕运,可万一因为战乱意外,导致漕船不能通行呢??
      只是,无论双方持着怎样的观点,这件事儿都没被拿出来成为双方的论据。
      李乾觉得,这是因为一旦说出来而不打,吴国便会意识到自己可以以此要挟勒索朝廷。
      只有如今天一般,朝廷马上要动兵了,说出来也就无所谓了。
      当日朝会上,双方大吵特吵,僵持不下,李乾也被他们波及,饿了一上午肚子。
      若当日,文官们真的考虑到了日后运河有可能堵塞,那就可以推测出他们的想法了。
      当时出兵,若以后运河不出问题,出兵之后便能夺回盱眙和山阳渎,从此令朝廷漕运再无掣肘。
      这个结果文官们绝对可以接受,而且若攻下了富庶的吴国,也不会有什么劳民伤财的担忧。
      而现在运河出了问题,出兵救援越国反倒成了文官们当时设置的一道保险。
      能出兵,就能增兵,就如现在一般,把耗粮最多的禁军扔出去,以工代赈的粮食不就省下来了吗?漕河不就能再次疏通了吗??
      这么大的危机,不就消弭于无形了吗?
      无论漕河堵不堵,他们都是赢。
      所以李乾怀疑,这是故意的妥协,早有预谋的妥协,想好了后路的妥协。
      文武表面上对立,但李乾也知道,他们的立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利益。
      就如文官,若真能拿下盱眙、山阳渎,将运河掌控在自己手中,他们会不愿意吗?
      李乾现在怀疑,就算当时自己没说那个借兵之策,文官们最终还是会妥协。
      只不过他们会用那个妥协,来让武将们交换出极大的利益!
      然而,就算文官们再算无遗策,也算不到武媚娘一个女子竟有那般才智。
      李乾追求平衡,这么一群文官也追求平衡。
      既然如此,他稍微小浪一下,应该也不会有事……吧?
      就在李乾纠结的时候,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一个青衣的小宦官跑进了政事堂,畏畏缩缩不敢去和老太监魏忠贤对视,而是垂下头喊道:“陛下,御史大夫魏征求见!”
      老太监听到魏征这个名字,眉头便下意识一皱。
      “魏征?”
      李乾抬起头思索了片刻:“宣他进来吧!”

第一百零六章 文官们的大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