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正言,勿为小人所诱,勿为邪说所惑。祖宗所遗之宗室宜亲,国家所用之贤臣宜保,自然和气致祥,绵祖宗社稷万年之庆也。文王(皇五子楚承晖)心地醇良,和平谨慎,但遇事胆小,少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成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倘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其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丞相慕容青石器量纯全,抒诚供职,为大楚皇朝中流砥柱;礼部尚书罗应颉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明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其应行仪制,悉遵成典。持服二十七日,释服。”
众臣听罢,异口同声尊楚承泽为帝。
罗应颉虽心有不甘,怎奈大势已去,只得低头。
楚承泽身上自有一股天王贵胄之气,漠视一旁的端孝皇后,慢慢走上皇帝之位,举手投足间,霸气侧漏。
“西北战事吃紧,众臣可有对策?”楚承泽睥睨天下,沉静的声音与其父楚符离无二。
“先皇遗诏所言,成王才识具优,堪为国家栋梁之才。依微臣所见,成王确可担此重任。”工部侍郎秦珂毅奏请道。
“爱卿所言极是!赐封成王为征西大将军,克日出发,征讨檀柘大军!”楚承泽一声令下,罗绛苼身子如抽丝般踉跄了一下。
朝堂上的沸沸扬扬,楚承酇一直充耳不闻,怎奈如今已到风口浪尖。
“臣弟,不能接旨!”楚承酇平淡的一句话,惊得朝上的众臣侧目而视。
“朝堂之上公然抗旨,朕可以马上下旨斩了你!”楚承泽冷冷注视着楚承酇,一阵沉默过后,淡淡开口。
梁婉婉眉眼含笑,静观其变,注意着事态的发展。还没等自己出手,他们兄弟就开战了,罗绛苼,你真是自作自受!
“臣弟的妻子还有两个月临产,臣弟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她!”楚承酇面无表情,语气平淡,却不肯让步。
楚承泽看着倔强的楚承酇,暗暗攥紧了手掌,怒目而视,一字一句道:“成王楚承酇公然抗旨不尊……”罗绛苼听到这里,几乎就要晕倒在地。
楚承酇淡然一笑,打断楚承泽的话:“父皇尸骨未寒,你就急着拿我们这些兄弟开刀,如此治国,天下臣民如何心服?”
楚承泽生生将最后一句“斩立决”咽下,朝堂上的气氛剑拔弩张,异常紧张,一触即发。
“檀柘的大军还在边境虎视眈眈,你父皇的血海深仇仍未得报,国破之时,身为堂堂七尺热血男儿,当然是驰骋沙场,保家卫国,你若只沉醉于温柔乡中,如何当得起你父皇的儿子,如何当得起大楚的成王?皇上器重你,才给你一个为父报仇的机会,还不快领旨谢恩?”罗绛苼定定地看着楚承酇,眼神中带着一丝恳求。
罗绛苼的一段话,不禁令朝堂上众位大臣钦佩之至。如此聪慧的女子,原本不过是大楚后宫一个不起眼的妃子!成王有此母后,大幸。
楚承酇微微蹙眉,眼神空洞道:“臣弟领旨,谢恩。”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被罗绛苼的一席话消弭于无形。
蚀月历266年(建元三十年)春末,楚元帝楚符离驾崩,宁王楚承泽即位,史称楚明帝;尊婉贵妃为仁孝皇太后,端孝皇后为端孝皇太后。
大楚王朝自此揭开全新的一页。
~~~~~~~~~~~~~~~~~~~~~~~~~~~~~~~~~~~~~~~~~~~~~~~~~~~~~~~~~~~~~~~~~~~~~~~~~~~~~~~~~~~~~~~~~~~~~~~~~~~~~~~~~~~~~~~~~~~~~~~~~~~~~~~~~~~~~~~~~~~~~~~~~~~~~~~~~~~~~~~~~~~~~~~~~~~~~~~~~~~~~~~~~~
s:夜月在此说一句,初三的时候要回老家几天,如果这两天无法补出,只能初三后断更几天了(老家没有网络),如果有可能的话,会在初九后补更这几天落下的……对于此事,夜月只能saysorry,非常抱歉!
第一百五十三斩 受遗命登基为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