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自庙而出。宋元累封王爵,
庙号‘显震,德祐(1275)中,更名‘威化”5据清《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九,
“宋宁宗庆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为广佑王。庙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宁九年,封威德王,
孝宗乾道三年,加昭显,至是封广佑王。理宗淳祐十一年,再加普济,恭帝德祐元年,
加威德英灵”。6道教亦尊奉雷神,杜光庭删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卷十二、十八等,
已将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作为乞求雨雪的启请神灵,北宋后的雷法道士又以之为施行雷
法的使役神。后者肇始于唐,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一《叶迂韶传》载,一次雷雨中,
雷公被树枝所夹,不能脱身。后为叶迁韶所救出,雷公“愧谢之”,“以墨篆一卷与之
曰:‘依此行之,可以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我兄弟五人,要闻雷声,但唤雷大、
雷二,即相应。然雷五性刚躁,无危急之事,不可唤之。自是行符致雨,咸有殊效”。
7北宋末兴起的神霄,清微诸派,以施行雷法为事。声称总管雷政之主神为“九天应元
雷声普化天尊”,雷师、雷公为其下属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即假托
普化天尊之口,向雷师皓翁讲经说法,命对“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者,
“即付五雷斩勘之司,先斩其神,后勘其形,……以至勘形震尸,使之崩裂”8云云。
旧时各地多有雷神庙,清末黄斐然《集说诠真》云:“今俗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
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鹯,而爪更厉。左手
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旁,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
君。”lvse(
010 雷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