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36 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功[2/2页]

九郎资料集 九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四步 外文武火金木合并法 两手捧香肩臂松,眼观香头二自睁。聚精会神屏呼吸,涕泪交流即收兵。 闭目养神应求静,心存已门气自生。渣滓提净药方纯,泪管输通眼更明。 文火七、武三成,药来之后好用功。日月同官金木合,心火下降肾水升。 眼球常转眼不花,耳鼓勤敲耳更灵。常用此法除百病,能化五谷饮。 外文武火,是用后天之火引出先天之火,二火合一。既能提出在炼精化气中的渣滓,澄洁药物,又能化五谷饮食之精,提出五脏之病,使人益寿延年。余师祖了空曰:“外武火者是移火也;外文火者是以火也。”这是专为提出五脏内之渣滓化泪流出之法,又是炼四相和合、五行攒簇归根(五行即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用外文武火使五行攒簇,五脏之精华集中二目,五气归根,为以后五气朝元开路,又促使金木合并)、回光返照、日月合并之功。其用法如下: 在初步静坐的基础上,收心入静10分钟后,夜间须燃香一柱,白天可用红头筷子一根,双手捧香或筷子,放在目前三寸许,高低与二目齐平,二目睁开同视香头。约两、三分钟后,两眼似辣椒水洗一样难受,此时必须坚持强睁二目,待眼泪鼻涕一起流出为止,然后将香火捻灭,眼泪擦净,闭目养静是为文火,坐到无人无我、身心两忘是为正功。久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口中津液清而且甜润,吞下入十二重楼(十二重楼是十二节气管),再降至气穴化为,由春弦入睾丸化为阳精。阳精出输精管,上至膀胱顶分两边,至尿道口入内肾,即藏精之所。善养生者百倍珍惜口中津液,津液常足,也证实肾水常足,肾水足而两眼炯炯有神,皂白分明,这样人身就健康无病。所以说:外文武火不但能使二目有光,保持眼睛不花,而又提出五脏之病,治五脏之病于未发之前,除病根于夫萌芽之时。 外文武火是专炼二目,生理学云“人之二目由父母初结胎时,细胞内先生二目,至十二日后用显微镜看内有黑眼。古经亦云;“人初结胎时,天一生水生黑睛而有瞳仁通肾,地二生火而有两眦通心,天三生木而有黑珠通肝,地四生金而有白珠通肺,天五生土而有上下眼胞通脾,故五脏之精华皆聚于二目,而人之灵神在脑,亦发之于目。”人的两眼又谓心灵的窗户。道家认为,人之一身皆属阴,谁独两眼属阳(指男子),仰仗这点真阳,方能不被群阴所剥。修士必须由此入手修炼,利用这点真阳来战胜群阴,而进一步达到纯阳之体。 外文武火,有文七武三之别。比如从两眼同视香头到涕泪交流用了3分钟,闭目静养时要用7分钟,当然静养时间越长越好。越是心静念止,越感觉神清气爽。气从已门生,身如在云端,万籁俱寂、神形俱妙,事后眼睛特别清亮。 余师干峰老人曰:“外武火者,是将神火注于炉中,为火中火引也。古名移火。移者,即是移动内里真火,二火相磨相激,阳火必胜乎,精融灌溉周身,而渣滓出净,病从何来。”外文火者,是温养恢复还原之法。因在用武火时,五行攒簇,内管张开,渣滓提出后,必须用文火使其恢复原状。文火又谓以火,以者以温养之法,闭目塞兑,意守正中,气降真气穴,身空意空方为正功。 外文武火,是非常有效的炼眼法。但也要伴之以熨眼、转睛、眼呼吸等法。所谓熨眼法在初步养静中已谈到,不再重述。 转睛:每天晨起,坐立皆可,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眼看极下方,由极下方向左上方转到极上方,由极上方向右下方转到极下方为一周。如此转9周一停,再继续转四个9周,共36周。再由右上左下转四个6周,共24周。如此可使两眼的脑气筋、输泪管活跃有力,畅通无阻,使两眼灵活而有神。 眼呼吸:用此法应在空气清洁之处,最好在树林内或清水边。早晨面向东方,两脚并立,两臂下垂,浑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两眼与鼻根部同时吸气,徐徐将气吸足,然后两眼与鼻根同时呼气,连做9次吸呼。这样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吐故纳新,既锻炼眼睛,又增强五脏新陈代谢的功能。眼呼吸与转眼球,都是为促使两眼通脑的脑气筋灵敏活跃,畅通无阻,保持二目常明。外文武火也要注息火候。 什么是火候呢?火候是一总名,火是火,候是六候也。火有十八般名称,各有次第节序,故其功用亦皆不同。且药物与火候,也均有次序先后,不可乱用。比如砖窑烧砖,先须将土和泥脱坯,然后入窑经火锻炼,始能成砖,未经火烧,一旦遇雨仍化为泥。故采药必经此番火侯方能结丹,否则有坏。《风火经》云:凡云起火、引火、火逼行火、止火皆为呼吸气之火也。凡云凝火、入火、降火、移火、以火、离火、心火皆属神之火也。凡云运火、取火、提火、坎火、坤火、水中火、炉中火皆先天气之火也。凡呼吸之火能化饮食五谷之精而助元精。凡神火能化元精而助元气。凡元气之火能化呼吸而助元神。元神之火能化神以还虚而合道成,始终不离火之力。此即是十八种火候。火虽分为十八种,但实用起来极其简便,不过必须知道节序层次。虽简便而又细致深奥,必经口传方能彻悟。 实际火即是药,药即是火,也可以说真意即是火。故有药生即是火生之说。
      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法诀 2006年04月10日
      归类于:道家气功 trackback
      第五步 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 进阳火,退阴符,卯酉周天气合神。闭目四九子进阳,开关四六午退阴。 左旋上升照乾顶,右转下行照脐轮。炉中有火金可化,釜内无水莫增薪。 铅投汞,气合神,采得内药保命根。周天三百六十五,卯酉沐浴始通心。 采药炼丹皆比喻,离开神气别无真。 此是自身阴阳配,休向身外错问津。 在下手炼精化气采药归炉后,紧跟着用进阳火,退阴符,卯酉周天,炼气合神,又谓采内药。余师千峰老人曰:“此法是采内药,左旋右转,一起一伏用目下照。从左上照乾顶,从右下照坤脐至中心为一度。如此三十六转是为进阳火。开关从午卯子酉转一回,如此二十四转为退阴符。”此五步功夫,一三五七九是单练,二四六八十是紧密相连用的。经下手炼精化气采药归炉后,紧接着用卯酉周天采内药炼气合神的功夫。其用法:坐如初,收神内敛,闭目养神片刻,二目外闭而内睁,凝神下照坤脐,闭目转睛由下向左上右下轻,顺时钟走子卯午酉。眼睛转头随,转一周为一次,每转九次稍停,闭目看光。如此转四个九次为进阳火三十六,然后开关,即睁开眼从上往左下右上转晴,逆时针走午卯子酉午。转四个六圆周,每转六次稍停,闭目看光。如此转四个六次为退阴符二十四。子卯午酉是左上右下。午卯子酉是左下右上。在外两个眼球左旋右转,在内则金本交并,阴阳和合,神气合一。余师千峰老人曰:“外药保身无病,内药保命;命者,元气也。卯酉周天之火,炼内药之法,亦为内交媾。系汝已系充足之外药,彼时因风火相激,真气上升于脑,眼睛左旋右转,一起一伏,脑气筋与神经系和合,斯时脑髓充满发涨,顿觉荣光发现,有形无相采内药,俗名炼丹是也。”又云:“日月转动合阴阳(日月转动,即二目转动),脑髓匆部发荣光。只晓得坎离交媾采外药(坎离交媾,是自身的心肾相交。所谓的外药,也是自身的外药,因为形于外故称外),不知卯酉周天收内药,如有车而无轮,有舟而无舵,欲望远载岂可得乎。”且药归炉后,非用阳火阴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火候,不能将精气化为荣光,成为内丹之苗。故丹经云:“墙头坯,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经水火烧成砖,千年百年不掉棱。”张三丰歌中也说:“四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子卯午酉不断夜(子卯午酉昼夜不断,是大周天炼气化神时,无时无刻不间断),早拜明师结成丹。”四正即子午卯西。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酉在正西。在人身上:子是生死窍,午是泥丸宫,卯是夹脊关,酉是绛宫。卯酋通心,故稍停为淋浴。曹还阳祖师云:“子卯午酉定真机,颠倒阴阳三百息。” 子卯午酉为四正,是五行生死之位。且有系管以通五脏六腑,必停其息以意薰蒸之,脏腑方得滋润。故丹经以沐浴为火候之秘机,为炼精炼气之要诀。金木水火土为五行,在世道中寓生死之理,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丹诀以人生死大事之机沐浴,故引以为喻。 子卯午酉为四正、四生、四死之位,在性命双修养生功法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古人将看四正,或四正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在下手炼精化气,转手炼气化神的功法上,均视为火候秘机。余师千峰老人歌曰:“进阳火,退阴符,闭目四九转神轮,开关四六度数真,此是卯酉周天火,差之毫厘气不生。” 功到此步,每到坐静时,眼前就会出现圆陀陀、光灼灼的一个圆光。这即是玄关,又叫慧眼开。这时人就会变得更聪明,精力更充沛,四肢百骸,身体发肤更加生气融融。正如邵康节(邵雍,字康节,又尧夫,宋代人。对闻发以伏羲先天八卦与文王后天八卦,曾做出极大的贡献,并著《皇极经世》传于世)诗云:“耳目聪明子男身,鸿钧赋予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天到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见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依我个人浮浅的认识,就是说:人为万物之灵,秉三才之体,耳聪目明,都同样受到大自然造物主的孕育,即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用现代的话说,古圣先哲与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因探月窟方知物。月窟是性神所居之处。探,是探寻、探求、探讨、探索的意思。由于探寻了月窟虚极静笃的境界,方知恍恍惚惚其中之物。未蹑天根岂识人。天根是生我之门,死我之户,如果你不亲自蹑足天根,你就不会知道人是怎么生的,又是如何死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人。乾遇巽时观月窟。乾遇巽时,在卦是天风媾,在一年为夏至,在月为下弦,是阳极阴生。观月窟即返观内视,静以待动。地逢雷处见天根。地是坤为地,六爻皆阴,地逢雷,即地雷复,五阴之下一阳初现,在一年中为冬至,在月为上弦,在性命双修为活子时。五阴之下一阳初现是为天根。也正是邵子另一首诗中所谓“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从一阳初动到二候到来,以至三阳开泰,必须经过小周天不断的炼精化气,不断的天根月窟闲来往,直至精尽化气,无精可化,精窍己闭,那时自然三十六宫都是春。 进行卯酉周天采内药,进阳火,退阴符,是在下手炼精化气之后,万不可在采外药之前用此功夫。应知炉有火金可化,釜中无水莫增薪,且忌烈火煮空铛。功夫到此,每当坐静时,眼前出现圆光,此光即是丹苗,又叫玄关,心定则神凝,心动则神光散,心驰则神光飞。当神光欲飞时,应用第七步收光法收之。 四正即子、卯、午、酉,在整个内丹功中占主要地位,不明四正之理,是无法采药炼丹的。 第六步 龙虎二气翕聚收光法 龙虎精、鸟兔髓,凝结翕聚炼光辉。坎离交媾天地泰,戊己合时成刀圭。 三花聚顶三心天,四相和合万象飞。皓月当空心宜静,慧光远去意莫随。 玄关走,眼莫追,休教前功一风吹。凝神聚光急收敛,子卯午酉子收回。 津液为主气当伴,眼鼻同吸意同归。送归土釜牢封固,日月合并照紫微。 此六步功夫是日月合并守中抱一,翕聚祖气(翕聚是阴阳二气和合,聚敛炼养祖气),聚光、炼光、收光之法,道家也谓之炼丹法。 余师千峰老人曰:“守中抱一是全功,祖气聚会性命同,(坎属阳,离属阴;戊土属阳,己土属阴,日属阳,月属阴。但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时互有转变。实际坎离属阴,阴中有阳;离属阳,阳中有阴)坎戊离已日月合,龙虎二体光中升。”又云“守(中与一同是指的出现在二目之前的真性,即这个○玄关。这圆圈中,既有日也有月)中抱一,日月合井之功也。离己是日光,坎戊是月精,此龙虎二气也。天地之交媾,日月之交光,盘旋于祖窍之前为混元真一之精,此即是精气神聚在一处,三家相见,四相和合归一,心空意空,无他无我,祖窍之前真气似这个○,曰太极,曰金丹,曰元觉,先天乾坤,后天坎离,实为四个阴。”从初步收心求静到三步为下手法。从四步到九步为炼丹法。此步功夫是在前五步的基础上通过小周天转采药收气降龙、开八脉、下手炼精化气、文武火、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等。非只一次的自身采补。此时身上百病皆无,神清目明,精气神足,三花聚于目前(即精、气、神三花聚顶),如皓月当空,这即是玄关。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也。丘祖云:“但著在形体上摸索皆不是,亦不可离形体而外向寻求,因其机发始成窍,机息复渺茫。”《性命圭旨》云:“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工夫。”余师千峰老人曰:“静极玄关出现,若有一念使落后天,倏然不见一无所有。如再求之,了不可得,因著色相之故(这里的色相是指一切有形有色的物体以及有思有念的幻想,眼见玄关而应心无玄关,方为不着色相)。”此时必须有无守有,所谓存无是心存无为,无人无我,忘心忘形,万籁俱寂。所谓守有,即守中抱一,在虚极静笃之时,一轮明月出现目前即玄关。玄关即是无极,又易曰乾一,儒曰一贯,道曰守一,释曰归一,三者一理。一贯者以其一而贯乎其中,守一者以其一守乎其中,归一者以其一而归乎其中。故将祖跖玄关吞入腹中,丹经谓之得一(一即是无极,无极即是道。得一即是得着先天真一之气而道成),而万事毕者即此也。古人又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牛得一长牛黄,狗得一有狗宝。以上等等说法只不过说明得一之不易。今天看来这种传统的论证,不一定正确,在这里提出来仅供参考罢了。 当坐静时眼前出现一圆光,此时务要心定念止。二目合并似含光凝神,此为回光返照,照见真气之光,盘旋于祖窍之前,自然翕聚此气光不散。越翕聚气光越圆。翁聚此光圆陀陀光灼灼时,即是戊已二土、龙虎二气合并而刀圭成矣(刀圭成即金丹结就。刀字拆开一丿,为一阳生;一乙为下手炼精化气,将阳气勾回。圭是戊已二土合一,方为刀圭成就,也是内丹术的一种术语)。余师千峰老人曰:“坎离交而天地奉,龙虎交而戊己合,戊己合为一体,则四象(四象即东青龙、西白虎、北玄武,要使四象会合中宫,是吕祖所谓龟蛇共穴,龙虎同宫之说)会合中宫,大药生矣。”这里所谓的大药即是玄关。 当玄关性光盘旋于祖窍之前渐渐远去时,仍须以静待之,二目既不要随之而去,也不要立即收回。当玄光恍惚欲飞去时,火候已到,急用二目鼻根同时吸气,眼吸意随着四正,心意由下子位左上到卯至午,再右下到酉至子,再抬头开关吸收用子卯午酉子,将气光收回。此时金液满口,引吞下入十二楼,送归土釜,即真气穴牢牢封固。余师千峰老人曰:“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但见玄关忽动离远,而后方可翕聚此祖气收入腹中气穴,真气往来跳动,口中清香无比为证。”药有老嫩,光有圆缺,即足与不足之分。经不断采补,日积月累,真气内足发于外为光。当此气光恍恍惚惚不定,或由小变大复归于无,这都属于嫩而不足,应继续用功,必须炼至眼前出现圆陀陀光灼灼方是正玄关。红色者为血玄关,白色者才是正玄关。这即是修真养性的真性,性命合一的真化。精气神足就出现眼前。吕纯阳云:”目前咫尺长生路,多少愚人不醒悟。”刘海蟾云:“眼前观者不识真,造空伏死徒冥冥。”陈泥丸云:“终日相随在目前。”马丹阳云:“只在眼前人不顾。”释曰:“终朝常对面,不识是何人。”实际都是指的出现在目前的先天真一之气——玄关。
      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法诀 2006年04月10日
      归类于:道家气功 trackback
      第七步 蛰藏气穴大法 千峰老人法诀 牢封固,是蛰藏,回光返照呼吸存。对斗是星气自动,上不过心下至肾。 久动而静入窍中,大定得之蛰藏动。水火既济戊己门,知止定静凝神入。 普恩居士牛金宝法诀 朝北斗,对明星,吸呼绵绵意守中。回光返照气自动,一点一点意引行。 下降不可过丹田,上升只能到绛宫。久动而静气入窍,大定得之蛰藏功。 心肾交,一气凝,气归元海寿无穷。乾坤日月要和合,戊己坎离交媾升。 小定七日不食睡,大定七七呼吸停。识死性活根蒂固,形神俱妙四大空。 从第六步起金丹大道真功进入了真正的大同天范畴,至此量变、质变飞跃,非几日之功可得矣,也非像世俗一等愚人狂言丹成矣。 蛰藏功法乃道家性命双修上乘大法,此时已成无漏之体,马阴藏相。所谓蛰藏,正取蛰虫冬藏于地下,不食不动,似死非死。小定七日,大定七六四十九日。古人谓:内气不出,外气不入,非闭气也之说,正言由脐相通者。如炼这层次功夫,非世俗乱境可成。过去乃出家之人,不理尘世,离乡去俗,隐居深山,静心修炼,而我们现世之人,身坚体壮,神明即可造福人类,隐遁深山老林,不问人间寒苦,实可羞于世间。今公诸此法及以后功法,真实之意在于让人们知道祖上留有此法,更可贵于让科学去研究,为推动科学事业发达提供参考,万不可妄而试之。 千峰老人曰:“此蛰藏之法,是将祖窍前翕聚那一点阳神收归于气穴之内,名为凝神入气穴。此气穴有内外两窍;外窍为阴阳之宅,胎息之根,呼吸之祖;内窍者,长胎住息之所,入大定之室。内呼吸上不过心,下不过肾。久而久之,真气人窍,忽然大定得矣。”又云:“翕聚蛰藏祖气中,真人呼吸里边存,窍内有窍名橐龠,息住息来神入中。” 六步翕聚光,将欲飞之气先用四正法收回,送归土釜牢牢封固。坐如初,用回光返照对斗明星下视丹田,出息微微,入息绵绵,久视非念,虚极静笃。觉丹田热流蠕蠕融融动荡其中,用真意引导运于心下绛宫,再由绛宫运于丹田气穴。即上不过心,下至肾。久动久静,忽然入人于窍中窍真气穴,此刻呼吸顿时停止,重人胞胎,再造乾坤。实乃心肾相交,神气合一,尤如蛰虫之冬眠。道家为之大定得矣,释家谓之禅定,古谓之气归无海寿无穷即此。 八祖伍冲虚《天仙正理》曰:“若凡夫外道,不知无者为何,单以呼吸归于中,而妄曰入定胎息,其息不能定住于胎所。虽忍气,而气无所容,乃曰气急杀人,而终不能强忍口鼻之气。更呼吸浩浩,皆由悖劫,世尊所谓无生法,忍者之所为也。世之假道人、假禅人皆如此。此亦后学圣真之所当辨而自防危险者也。……神气与胎息相乘,方是有配合的修真胎息之工,所以能成真胎息得真定。若无真气,便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坐中只是昏沉瞌睡,如何能长觉长明,以长驭气入大定成胎乎。有间断即非真胎息。”此为心肾相交,又为坎离交媾,又为四象和合,又为水火既济,即送归土釜封固。祖窍炼出真气,送在下丹田内不动,刹那之间即世间一日夜也此为真胎息,真辟谷也,非世间凡俗外道言只不食五谷为辟谷。道家所言有证有验。闻瑜咖功有功深者,埋地下数十日,甚至几年仍可复活。我国道家大乘修炼的蛰藏阶段也能六脉皆停,口鼻呼吸顿断,大定数十日与释家三禅脉住一理。 此法不经高真之师口传心授万不可随意用之,以防危险,功乃水到渠成方可用之。即但真传也要谨慎,防危虑险口诀只可藏下,非不传,实乃不敢尽泄,免众生在生死关头坠落也。 第八步 大周天蒂踵呼吸法 大周天,神宜凝,呼吸往来在蒂踵。消息引动相兼连,自转是正功。 真气上升后天降,真气下降后天升。四个呼吸不用鼻,功到气足自然灵。 细引气,慢扇风,息往息来神入中。且忌烈火煮空铛,江里有水船可撑。 真人蒂踵呼吸法,道家称为炼丹程。功夫到此防夜漏,闭关上锁再加封。 策踵呼吸法,是道家内丹术的炼丹法,丹即是神气的和合凝集。道家把下手炼精化气为采药,把炼气合神为之丹,是取其药能治病,丹能延命之意。实则强名而已。 带踵呼吸是在七步蛰藏功之后,方可进行,否则就如烈火煮空铛(烈火煮空铛可以解释为锅,锅里无水灶下添火,势必导致锅崩之患。在这里指的,倘如不经炼精化气,自身真气不足,用此踵蒂呼吸,犹如烈火烧空锅是有害无益),旱河撑船劳而无功。 其功法,坐如初,二目合并含光凝神,由祖窍吸气,心意由祖窍往里至玉枕,接着由玉枕再往祖窍呼气。吸呼往来于祖窍与玉枕之间。从祖窍到玉枕一吸为之消,从玉枕到祖窍一呼为之息,用这一吸一呼的消息来引动真人呼吸处。千峰老人说:“祖窍内一吸气,心意由祖窍至延髓梗为消(延髓梗即玉枕),后天真气由踵管上升至尾闾过夹脊、玉枕至泥丸宫,此为根生于踵。又呼于蒂,是由延髓往外至祖窍下通任脉管根即生死窍。延髓至祖窍一呼气,心意由延髓至祖窍为息。后天真气由蒂管至祖窍过十二重楼、绛宫、气穴至生死窍,此为发于蒂。此是后天两个吸呼。蒂踵消息,不用口鼻吸呼气。此踵蒂消息久练,自然先天真气被后天气引动,先天真气升,后天真气降,先天真气降,后天真气升。此是四个呼吸不用口鼻之气,为大周天,无时无候无间断也。”又为自转(练功至此,必然会有后升前降自转的景象)。 在用蒂踵消息呼吸时,呼吸越长越细越好。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发出壶水在火上似开未开的声音。这种从延髓到祖窍,由祖窍到延髓的一呼一吸是引子,如做饭拉风箱一样,待引得先天气与后天气彼此升降时,自转,引子也就失去作用。 了空祖师曰:“四个呼吸分先后(这里说的先后是指先天呼吸与后天呼吸),若用口鼻道不真,吸踵呼蒂连其气,这个消息引转轮。”又曰:“后天吸呼在山根,先天真气丹田升,二气一合连上下,差之毫厘不转轮。” 余师千峰老人曰:“这踵之头在后脑海即延髓,下通脚后根,一吸踵处至山根即是蒂处,其后天气由脚后跟上升,至尾闾过夹脊、王枕至泥丸官,此是后天一吸踵之处。这蒂之头在山根即祖窍内,下通生死窍,一呼蒂处至后脑海,其后天气由泥丸宫下降通上鹊桥、玄膺穴,下十二重楼,过绛宫,下降真气穴至生死窍,此为后天一呼蒂之处。此是后天两个吸呼。用蒂踵消息(消息即机关,为开锁的钥匙、开灯的电钮、捕鱼的筌。当引得自转时,消息已成无用之物)引动先天真气由气穴内生出,下通尾闾一度一度上升至乾顶,后天气一点一点下降至生死窍。先天气由乾顶一度一度下降坤处,后天气由生死窍进尾闾关一点点上升至乾顶,此为先后天呼吸,四个往来不用口鼻。”伍祖冲虚云:“火候谁云不可传,随机默运入玄关,考观往昔千千圣,呼吸分明了却仙。” 王重阳祖师云:“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吸呼往来,通乎二源。” 七步蛰藏入定,八步踵蒂吸呼都是炼养舍利的功法,也是属于小周天即将完成,大周天即将开始的阶段。因为小大周天是一个整体,绝不能截然分开。当小周天炼精化气而成舍利,大周天就是炼气化神而结胎。所谓的胎即神气的结晶,比舍利更高一级的精、气、神三者的产物。
      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法诀 2006年04月10日
      归类于:道家气功 trackback
      第九步 固精关门法 真气动,响警钟,谨防夜漏失元精。勤修苦炼来不易,休让命宝一旦倾。 睡用五龙盘体法,醒有降龙伏虎功。龙虎穴,在掌中,两手中指点劳宫。 提根吸气转四九,舌接督脉鼓巽风。头转眼随循子午,后升前降气归中。 功毕两手搓腰眼,关门上锁再加封。会得固精关门法,益寿延年信非空。 固精关门法,是道家养生动法中最重要的一步,是用来预防夜间睡熟后丢失元阳的方法,也是医治梦遗滑精非常有效的方法,万勿等闲视之。 当通过前八步功法的勤修苦练,筑基将成未成之时,谨防夜间丧失元阳。原因是由于坚持不懈的炼功,日积月累精气越来越足,身体越来越健康,百病全无,此时正是俗说井满自流之时。但每逢夜间丢丹,白天必有真气跳动之景,即淫根会阴穴处跳动。这即是夜漏的警钟,已报给夜失元阳的讯息。白天得着讯息,晚上不要忽略人睡前要用固精关门法将精门关闭,方能高枕无忧。最好是多用功少睡眠。 固精关门法坐如初步,平心静气,将左手中指曲回所点之处即龙穴(龙虎二穴没有固定位置,当左手中指单独曲回来所触及之处,故道家称为意穴),再用右手中指去点住左手中指所点之处,左手中指自然伸开去点右掌劳宫处之虎穴。此时左手掌心向上,手背向下,右手背在上,掌心向下,两手掌心合在一起,除两手中指相互点穴外,其余各指自然伸开,两手合掌横放在脐下。舌接上齿外唇内人中处之督脉弦,同三步转收气一样,提肛吸气,眼随头转,由会阴子位向左上泥丸午位,随之鼻子一呼气,从午位由上向右下复到子位为一圆周,如此转一吸一呼为一圆周,每转9周一停,共转四个9周。大致用3、4分钟左右。但务必上下相随,完整一气。转完36周,再静坐10至20分钟,然后用两手掌心搓腰眼(腰眼即腰椎两侧处,常搓此处永无腰疼之患,但必须持之以恒),发热为,这即是关门上锁再加封。这样入睡就比较安全了。正是:关门再睡倒,免得丧真宝,久炼能固精,自然身体好。 两手心的龙虎二穴之脉,通寸关尺之脉,寸关尺之脉内通心肾,即左手龙穴通心,右手虎穴通肾。将龙虎二穴点住,能闭心肾之气不动,再用神气将精气管闭住,故不能任其自然而出。 五龙盘体法,是卧功,又谓卧禅。睡眠时侧身而卧,一手曲肱(曲肱而枕,即将小臂曲回,大拇指与食指叉开,拇指在耳后,食指在耳前),一手摸脐,一腿蜷曲,一腿伸开,舌顶上腭,行深呼吸,未睡心先睡目,心息相依,至虚极守静笃,达到身心两忘、形神俱妙而至入定。 据余师千峰老人介绍:了空师祖睡觉时用一小罗圈套在一腿磕膝上以防睡熟丢丹(据道家传统说法,只要一腿伸开,一腿蜷曲,输精管自闭,精不外泄)。这样即使睡梦中精撞阳关,可能一撞即醒,一醒即用下手法收回,如此可免去丢丹之患。 余师常说:“做梦一切都是假的,惟独梦中丢失元阳是真的。炼功者戒之慎之。” 睡眠姿势:侧身卧,一腿伸开,一腿蜷曲,一手捂睾丸,一手曲于面部,或双手捂睾丸。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常使睾丸发暖,二是睡熟后精撞阳关一撞即醒,便于手点生死窍(用三步炼精化气法炼而化之,必经口传),而不致精撞阳关醒来手足无措。 宴息法,也是道家卧功的睡禅功。在入睡前用打咯法,将浊气咯出易于入睡。在睡前和坐前都应用打饱咯似的宴息法,七口后再入坐或人睡,对于入静入睡都有帮助。 关门固精是为了养精蓄锐,精足炼精化气,气充则炼气化神,神满则炼神还虚,故有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之说。固精而不是固守死精(道家养生功法主张运化而不是完全静止。只固死精尚不够,止水不动必变臭,能使精气常运化,推迟衰老延年寿),必须使之运转不息,应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这与炼精化气同一道理。固精关门法,正如古人所说:“运罢河车君再睡(道家把后升前降转称为运转河车,也称运周天),来朝依旧接天根。”lvse(

036 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