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文字的,绝大部分都是商家和权贵子弟,明末时期的土地兼并已达最高潮,全大明1的人口掌握了九成的良田。
而这1勋贵富户内的读书人背后,全都是权贵商贾供养培养的,这些读书人考取功名,功成名就后,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报销朝廷而是回报家族,自然就是成一个恶性循环越演越烈,形成一个个文官集团独揽大权。
所以商人罢市,背后利益复杂根深盘结的势力网,官服自然也不会过于惩处,反而还要百般安抚,自明中叶后文人集团独大后。
商人这个朱元璋厌恶的群体,从士农工商的最末尾,已经过百多年沉浮,排到了只在大权贵之下特殊群体!
“糊涂!这话你可千万别拿出去乱传!你不要命了别连累我!”东家听后,立马喝骂道。
“这,这不是自古有之嘛?那一次不是我们罢市后,官府就消停了的。”
“此处和别处不能比,罢市?你拿什么来罢市!崖州知州派来的巡检司如今还被软禁着呢。秦汉人就是希望港的土皇帝,朝廷都管不了,他们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是众多独家货品的最大来源地,可不是我们这些外来商户罢市能行得通的!”东家揉着头沉思着。
这些希望港外来商贾,在接下来筹委会专政铁拳挥舞下,自然没能逃过一劫,主动去税务组办公地补税的商户,可算领教了番税务组对数据统计的厉害之处。
在码头和各道路关卡统计下的货物进出,这些商户的数据被直接摆了出来,让抱着偷税漏税想法之人,在一长串单子并要求强制查了账簿核算后,并警告一番后放过,并缴足了综合所得税25全额。
而靠希望港发家起来的大明新商人,在主动缴纳税收差额不大的情况,详细给他们普及了各种抵税和优惠政策,这部分商家交的税只需1020左右。
外来根基不在希望港的商户,继续抗税不交的,则被强行收掉营业执照,在税没缴纳完就不准开业,并记录上希望港的黑名单,对他们背后商队采购希望港独家货物要么禁止,要么提高采购价格进行处罚。
税务组能顺利的完成希望港第一次收税工作,赵仁政务部也出了大力,那些日益增多的明人干事,很好执行了去商家上门劝说与解释工作。
对还不配合的,以治安组组长杨锐麾下出马,那一队队黑色制服的治安队,早就在希望港讨生活的人心中留下深深烙印,对他们是又爱又恨!
而驻港情报组副组长侯天叶,配合幕晓菱财务部税务组的统计数据,把抗税商家调查了个底朝天。
这些商家若想在希望港继续营商,要么交税要么等租赁合同到期,商铺就会被筹委会收回。
但这次收税的强硬,让不少外来商家怀恨在心,要不是看在继续在希望港营商交税后赚的钱,比其他地方还有多好多,不然早就不受这个鸟气了。
人性就是如此,而这次收税风波后,还被宣传组给予希望港所有人一个概念。
希望港的发展壮大,都是大家一起努力来的,希望港是大家所有,缴纳的税收都用在发展希望港发展和民生见的着摸得到等等概念。
(本章完)
第94章 收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