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断腕的勇气。地方政府因为利益问题不希望他降,国家则不希望由于降而引起的其他问题,更不希望因为降价措施而引起崩盘。银行是房地产的受益者,肯定不希望降。开发商,惟利是图,别指望他自己想降。有人说,降价对已经购买的用户是不公平的,我想问问,买房子是为了什么,你已经买的房子价格下降对你居住有影响吗?你还是那套房子啊。如果说你想卖,那你就是买卖了,属于生意的范畴了,既然属于生意,就允许有赔有赚。光挣不赔不是生意。再说房子不是一般的商品,国家有义务让不同层次的人住上不同层次的房子。98年我买了台彩电,21寸的,1400元,现在才800元,我是不是也抗议降价啊,因为已经损失了我的利益了。说房子不是一般的商品,你在南京工作,能到其他地方买吗。甚至你在这个区,逼迫你不的不买这个区的房子。所谓的价格放开,公开买卖纯粹是胡弄人的。现在自来水有的地方也改革了,是不是就因为是商品,我想卖多少就卖多少啊,我卖水1方1000元,你同意吗。现在的开发商和部分所谓的经济学家一说房子降价就搬出对原来买房子的人的不公平的说法,他们真是这样为已购房者考虑的吗,显然是为了诈取更多的利润说的,那些人不过是幌子而已。
如果说中国缺什么样的人,我说唯一缺的是经济学家、教育家和说真话的人。别告诉现在的一些天天为了几个钱就出卖良心的人就是经济学家。他们不配,要学问没有学问,要人格没有人格。如果不服气,你告诉我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理论,有什么样的理论在国际上得到承认,教育产业化如果算是理论的话,我敢说这将是经济界和教育界最大的耻辱。
有人说,房地产在中国经济占的比重才多大啊,不就是一项产业吗,和中国发展有多大关系?确实,房地产只是一项产业,表面上影响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大局。可是现实呢,我们每个人都要住房子,他影响的是全国的城市居民和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仅仅一项产业,就把老百姓手里的钱掏了个精光,并让老百姓背上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债务,大大降低了老百姓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从房地产的狂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折射了整个经济发展的畸形,同时将中国的人文精神抛弃的无影无踪,这种人文精神的丢失,最公开最明显的体现到了房地产上,为了诈取更多的利润,商人可以千方百计的让穷人永远住不上房子,完全丧失了一个真正企业家要回报社会,造福民众、强盛民族的责任,这样的企业家对中国的将来有利吗。而政府在挣钱的时候,几乎是杀鸡取卵,将人民现在包括子孙的钱掏了出来,投入的是盲目的城市扩张和几乎没有回报的大兴土木。城市建设是拆了建,建了拆,最后剩下的是什么,难道高楼大厦是国家富强的象征吗。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城市没有中国的华丽,没有中国的高楼大厦和庞大的草坪广场,但是人家有强大的科技基础和强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教育体系,有责任和义务统一的人文精神,这才是人家真正富强的源泉。
很多地方政府在搞面子和形象工程,大兴土木。而对于教育和科技、有关人民福利的事业的投入是那么的少,我们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福利则降低了,地方政府把应该负的责任和义务统统的一步一步的转嫁给了人民,我们称他们为商业化,是资本主义的经验,是这样吗,有哪个资本主义国家把教育当成产业来搞的,把医疗当成企业来搞啊?
我们的教育界的一位人物说教育也是商品,是消费。你怎么解释义务教育啊,是不是应该这样解释:义务教育就是你有义务花钱让孩子上学。就象2008年奥运会,说实话,听到争取到奥运会的消息,我是很沮丧的,当同事高兴的告诉我时,我的感觉是我担心的终于发生了,我不希望我们办奥运。因为我们和人家不一样,人家是民间办奥运,我们是全民上阵,国家上阵。按照我们一般的处事惯例,我们可以开出其他国家的城市永远不可能出的起的优惠条件,因为我们办奥运,面子和形象、大国的威严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会顷全国之力来争,可以说,如果抛除其他对我们有敌意的强国的政治原因,任何国家的城市都没有能力和我们争,因为我们能让奥运委员会得到的好处是其他国家的城市不敢想的。就象上海的世博会,我们开出的条件让其他国家的城市不敢竞争。我们可以为非洲建馆,可以为他们报销一切费用,其他的国家敢吗?他们不敢的,因为纳税人不同意。我们办个奥运花费几千亿元,就是为了短短的十几天,如果我们把这些钱投到教育和科研上去,如何?有人要说奥运挣钱,呵呵,你是说抛除建设费用吧。我们办个亚运会,你告诉我建立的场馆都干什么了?有人说韩国三星靠奥运会才进入世界的,一个质量不好,技术不领先的产品靠奥运会能怎么样。不信我们看,奥运会开过后,我们会有什么企业取得象三星那样的成绩。
在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相当重视教育,所有的大型企业都重视科技的投入,因为人家知道,这是基础,是什么都无法取代的。靠引进永远都没有先进的技术。有人说,看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一个国家的道德风范,只要看教师和医生就可以,白衣天使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我们国家这还叫白衣天使和工程师吗。为了钱可以让死神在自己的面前轻松的带走一个人,为了钱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孩子彷徨在学校门前。如果这两块圣地我们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人文、还谈什么精神。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富人以捐款救助穷人,帮助别人为自己的责任,当成是自己的义务,以企业的发展最终是造福国家和民族为目标,这才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具有的品质。象美国企业的捐款比例,超过中国几千倍。个人所得税富人也拿的最多。我们呢,个税主要是工薪阶层拿。富人可以吃上万元一顿的饭,可以几百万买条狗,却舍不得拿出几百元救助一个贫困家庭或者一个失学的孩子。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吗?一个民族的人文道德观发生了完全的颠覆,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天天说发展就是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结果呢效率没有多高,公平就更谈不上。大家知道瑞典是个高福利的国家,人家没有制造多少亿万富翁,却取得了人民幸福的结果,按照我们的逻辑,他们没有顾效率,是吃富人,但是人家的企业家显然以这个为荣,更没有影响人家企业的发展,否则你就不会坐上沃尔沃汽车了。而我们呢,一边是万元一瓶的酒、高档的汽车、黄金的暖气片(估计是世界首创)、黄金宴等高档消费品的大量销售,一边是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生不起病、死不起人(买个砖头砌的小墓坑就的几千元到几万元)发展的基础是整个国民的素质的提高,整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的提高、公平公正的社会体系的改善。在经济发展上,中国应该学习以色列,靠的是教育、科技和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靠教育产业化、靠高费用医疗、靠房地产、靠完全引进人家的技术和产品是行不通的。
我们号召普通老百姓捐款资助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们称他为希望工程,如果民族的希望需要我们捐款资助的时候,我们的希望不是太渺茫了吗?靠捐款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可以解释财力不够,那我们“迅速发展”的成果呢,既然比以前我们迅速发展了,那么我们的钱就应该更多,为什么投入教育的钱越来越少,跑到世界后面去了。教育部的领导和“经济学家们‘能解释一下吗?
转贴:畸形中国经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