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五章 理夏联姻[2/2页]

新天龙慕容复 一具腐烂尸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稳婆让我去寻东京城南的一位姓穆的郎中相助,本来男子接生便是少有之事,不过事急从权,我也只有照做了。”
      那穆先生(白羊座黄金圣斗士??!!)来了以后,仔细看过便说道要开腹取子。我当时着实吓了一跳,其实我也知道,难产之人最无奈的法子便是开腹取子,留下孩子性命。听到这郎中之言,我那偏房却是个重情重义的女子,她道能保住孩子就好。
      谁知我那小妾的话却惹怒了着穆先生,他居然指着我小妾骂道:‘你倒真是小瞧我了,今日我偏要将你母子二人的命留下。结果他居然将我小妾的肚子象切猪宰羊一般切开,将孩子取出以后又将我那小妾的肚子如同裁衣缝布一般用针线给缝合起来。
      之后一个月里,那穆先生每隔数日,便来为她换药,过了月余,我那偏房不但未死,竟然康复如初。这般医术恐怕只有古之华佗可以相比。我见此人有些真本事,便想举荐他入太医院,谁料他竟然对我说道,‘皇宫本就是是非之地,那里几十个医者为几个人治病,我在市井却是一人为无数人治病,我的价值只有在市井间才能体现!
      从那以后,我便起了结交之心,特意拜访过几回,越和他打交道,我越觉得此人深不可测。”
      高太后听了倒是不再问了,反而低头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她说道:“这人倒是个趣人。苏轼啊,明日你陪我一起出宫走走吧,我也很久没活动活动身子骨了。”
      第二日下午,一辆车马停在汴京城南一家医馆的门口,打扮成富家老太太的高太后在亲信老太监的服侍下走下马车。
      “就是这里了”先一步下车的苏轼对老太太说道。
      这间医馆其实是一间门口对着街的民房,医馆也没有名字,只挂着一个字的牌匾“医”。院门大开,看上去极为普通。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高太后抬头看去,那对联写着:
      医男医女医不了人间疾苦
      看伤看病看不透世态炎凉。
      高太后看了这副对联,笑了笑:“从这文笔便知这穆郎中是个妙人儿了。”
      苏轼点头笑了笑说道:“老太太您先请。”
      进了院子,一个学徒打扮的少年正在碾药。
      那少年认得苏轼,于是叫道:“苏大官人您又来找我家先生喝酒了?他去街尾李秀才家中复诊了,过会便回来。要不,您先在屋子里坐一会。这位老婆婆,您屋里请。”
      苏轼看向高太后,高太后点了点头。苏轼对那童子说道:“多谢小哥了,那我们便叨扰了。这是我家中一位长辈,特意来寻穆先生瞧瞧身子骨。”
      少年将苏轼,高太后和一名高太后随身的老太监领进了屋中端了茶水以后便留他们在屋子里,自己又到院子里去碾药了。
      屋子里倒也简单,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几张椅子和茶几。
      书桌上还放着一副笔墨书法,大概是穆先生走的时候未干便摊放在桌上。高太后走上前去念道: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好词,好词,和他相交了一段时日,我竟不知此人文采也如此出众。”苏轼也看见了这副词,不由惊叹道。
      高太后微微一笑:“看来这位穆先生倒也是个多情的种子。”

第一百四十五章 理夏联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