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66章 美术学院[2/2页]

点纸成金 冰翼之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描图中,只能用阴影来表现凹凸不平的花瓣,所追求的仅仅是花瓣的视觉效果,而我追求的是,纯粹以点和线来反映花瓣最真实的状态,不需要借用任何色彩、光线和阴影,只是最纯粹的结构图形。”
      “不可能。”老教授摇头道:“据我所知,油画界从来没有人这样尝试过,因为这已经违背了绘画艺术的基本原则,任何人都无法在一张平面图上真正绘制出三维图形,只能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加以表现。就算细致到分子结构的层面,分子结构也同样是以三维形态出现的,是不是?”
      当老教授提到分子结构图时,萧石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如梦初醒,惊喜地想到:“我以前怎么从来没想到过,想要尽可能追求画作细致精确,应该在放大图形上下功夫啊,就好象以正常人的视力一般情况下根本看不见空气中细小的灰尘,而我却能看见,如果我的视力再提高一些,是不是就可以把那些图形画得再精确一些?就象教授刚才提到的那个照象写实主义,它把人脸部放大后把每一根汗毛都画出来,难道我就不能?画坊又没规定睛过画作和实物之间的比例,为什么不能试试呢?怪不得画那些植物的时候我的完成度总是偏低,甚至还没有画死物强,这里面当然有趣味值的问题,但是我看最主要还是我画得不够精细,毕竟植物的结构要比那些死物复杂许多啊。”
      心中打定主意,回去以后一定要把视力值再提上去一些,虽然200以上必须付出以前十倍的经验,但为了早日完成百草图,这时也顾不得了,然而转念一想,却不觉又怔住了,心道:“如果照这个办法画,图形是比以前精细了,但是工作量肯定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如果把图形精细一倍,等于多消耗一倍人工和时间,这样做究竟合不合算,还得多试验几次才知道。再说,百草图的要求是在50天内画出100件植物,时间够不够还是个问题呢?不管了,有办法总比没办法强,回去再说吧。”
      正沉吟间,老教授又开口了:“这位同学,我刚刚想起一个人来,似乎他和你的想法很接近。八年前我在罗马呆过一段时间,作为当地一所艺术学院的访问学者,曾经结交过一些油画界的知名人士。嗯,我想起来了,就是巴亚尔大师,意大利画坛的国宝级人物,他有一个弟子和我是朋友,当年曾听他提过,巴亚尔大师似乎提出了一个全新理论,摒弃一切光线和色彩的渲染,以线条来阐述一切真实之美,不过我也没能亲眼目睹巴亚尔大师依据此理论所创的作品。”
      萧石立刻来了兴趣,忙追问道:“那这位大师现在研究得怎么样了?”
      老教授摇头笑道:“这我就不太清楚了,当时听过也就算了,也没有深究,因为觉得太过匪夷所思了。那位大师一生专攻人物肖像和动物,真的很难想象如何纯粹以线条去表达。”
      萧石暗暗把“巴亚尔”这三个字牢记于心,同时心中暗叹,这课实在没法再上下去了,本来听齐远山所言,油画最讲造型精确,但通过这几天他对油画艺术的深度研究,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第一、古灵笔的颜料石墨只有一个色彩,那就是黑色,第二、光线这个元素根本派不上用场,比如画一支玫瑰,根本不必介意光线是从哪个方向照射过来的,也不需计较色彩如何鲜艳,只需把所看到的各个侧面图或切面图的线条原原本本地定格画出来就行了,根本没那么多讲究,第三、无须讲究什么美感或构图的层次,也无需任何想象或者艺术加工。
      萧石在这五天中唯一的收获是研习了一些绘画基本功,比如如何让画出来的直线更直、如何更加流畅地画出曲线、如何协调眼手之间的配合、以及如何用眼睛分析景物的比例,总之,所有这一切都只需掌握一个方法,然后自己回家慢慢练习就是,至于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艺术理论,对他实在没有什么大用。
      不过话虽这样说,萧石还是决定以后偶尔来上上课,毕竟多掌握一些绘画知识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利无弊,说不定这些目前看似无用的知识等将来升级后就能用得上了。
      一堂课上完,萧石第一个夹着书本冲出教室,他已决定至少在百草图完成之前都不来上课了,而且刚才他在课桌上试验了一下,经过几天的休养,右手已恢复自如,可以继续放手大干了。
      谁知刚出教室,就觉眼前一花,抬眼望去,面前站着七八个身材高挑的女生,其中居然还有一个感觉有些面熟。
      &网网

第066章 美术学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