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
“这位同学,还笑?你的病人血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阎王还有5分钟到达战场。”
哄堂大笑。
老师您还知道血条?知道到达战场?佩服三连。
何儒憋着笑,判断呼吸、心跳,去枕,调整体位,判断病人身下环境,气道控制,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一个周期完成,动作也是流畅自然。
“做完了?”看到何儒点头,教授没好气道:“累死你。”
教室里24脸懵逼,白离挑眉,坚持这么久,她是完全没问题,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100次分,1分钟,60秒,也就是说,也就是说,06秒按一次,同时还要保证深度在5厘米以上,几个周期下来,你一个人做,不累啊?遇到这种事,除非周围没有人,你必须呼救。街道上呼救,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出现专业人员,你呼救,可以让别人打120,帮忙保证空气畅通,维持交通,保证急救车可以最快接到病人,在医院更别说了。其他动作倒是正确,流畅,不错。”适当的表扬还是需要的,昨天拿到书,今天第一次课,能把动作坐到如此流畅,确实不错。
话锋一转,教授语重心长道:“一个好医生,绝不是独行侠,个人英雄主义是绝对不行的。遇到复合脑外科以外疾病的病人,我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请会诊。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现在的医疗模式下,分科越来越细,比如我,是脑外科的医生,别看我在附院脑外科还混得下去,要是把我扔到基层医院,我就只敢切阑尾——外科医生的入门手术,遇到消化外科的疾病,话都不敢说。万一说错了,丢我的脸就算了,丢了医院、学校的脸,那就丢大发了。请会诊,不是怕担责任,而是对病人负责,这并不丢人。医生,比任何职业都更需要承认自己的不足。”
第96章 心肺复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