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开买卖不仅是为赚钱,他们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人,先是在兴隆路,开了几家对外称为料理的妓馆,接着又开了两家自称为西药房的鸦片馆,以后又陆续地开办了当铺和洋服店,这些铺子的老板,大多是日本的退伍军人。就近安排在铁道附属地,遇有战事,都是可以迅速动员的生力军。后来伴随着侵略政策的实施,在站内行业逐渐增多。日本政府的经济侵略与掠夺型的三泰栈,在站内设了分号,它大量收购粮谷,推销日本商品。特别是日本的移民政策实施,日本人不断地?ト胛逭尽6?胰毡玖干桃苍嚼丛蕉啵?延谥泄?干绦纬删赫??啤6?阆?毡净醯娜毡景倩跎獭⒃踊跎滔嗉炭?怠=洗蠊婺5氖侨毡救丝?拇罅?笮校???倩趵啵?赣氤な⒖?サ小U庑┒际前樗孀耪哉?褰?肴撕统汕昂螅??嗉坛闪⑵鹄吹摹
李九如已是五站的老人儿了,和公主岭来办业务的那两个日本人关系铁,这两个日本人就让李九如替他们给放街基地号。因为在日本人面前是红人,在站内众多商号中也很有威信,故人称李二爷。这个期间领地号的人都得找李九如,想进五站得先跟他溜溜须。
方明瑞经过权衡利弊,听了郑庆义的建议,来五站开了铺子。方明瑞要地号时,这里已有四五十家商号了。特别那条通到?家河口的斜街,已有了第一个街名叫兴隆路,后来又改叫辘轳把街的路,直到?家河口都占满了。方明瑞给李九如递了不少好话,这才在南三条路强势巴火挤了个地方。
方明瑞在五站登记的商号叫“人和长”。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终于在一九O九年的三月开张了,这时已是清朝宣统元年。铺面是临街五间青色砖瓦房,门面朝东,中间是对开大门。大门两则宽厚的门框上,挂着黑地漆金对联,上联是:向东方生福福禄全来;下联是:入贵地发财财富广进。门框上方的一块长方形横匾,暗红底同样是漆金大字“人和长”。这副对联让方明瑞苦思冥想好几天,才憋出来的。店名也让方明瑞费不少心思,没有了王道士,他把这么多年的和王道士相处,耳濡目染学的知识都运用起来。他想在四平街时叫“人和成”,“人和”还得用,人不和不能成。可现在已经成了,再用这个“成”字就不成了。不用“成”用啥好呢?“成”了就得发,发就是长,规模大了应该“长”了,长长相应,干脆就叫人和长(chang)。长长久久、永永远远。
想到这儿,方明瑞冒出一句:“这个瘪犊子,但凡规矩点,这掌柜也不能让别人当啊。”
老婆听到问:“他爹,骂谁呐。是说梦话还是没睡着啊。操心不禁老。”
“不就是那个郑老寒吗?鼓逗我进粮谷交易所入市交易。妈了巴子的。整那玩意儿有好吗。”
“哎呀妈呀,那可不中。没听人说吗,买空卖空赔个底朝天,咱可不干——!”
“你急啥,又不是我。”
“他有啥呀,这不是豁惹人吗。”
“老婆子,你放心,咱有儿子、孙子,倾家荡产的事咱不干。”
“李久如是会长,他不管管?”
“管啥,他还把房子租给交易所了。这不刚开张,郑老寒听说就去了。”
“好么央的整那玩意儿干啥。”
“宽城子、奉天都有了,连铁岭都办了。咱这儿有三十多户倒腾粮谷的。早就吵吵整,李久如开几次会,他妈的,我咋反对都不行。你说可笑不,他们说可赚钱了,整好了不一会儿就成财主。”
“那他们也不想想,不一会儿就赔个底朝天呢。”
“就是说呀,你赚钱了,就得有人赔钱。都在这疙瘩,低头不见抬头见。把谁整赔受得了?”
“他想办的事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那你咋整呀?”
“我不出面,不出头,他咋整跟我没关系。”
“那你可把握好,别让那小子坑喽。”
“哼——!我不信驾御不了他!”
时间到了一九一七年,这年是民国六年。郑庆义随东家进入到五站也有六、七个年头了。一直给人扛活,看不出有出头之日,这让郑庆义心里非常着急,常常显得焦燥不安。东家不让进入粮谷信托交易,让他每天都抓耳挠腮。头两天,郑庆义接到信儿,两个弟弟到五站来,让他去火车站接站,他看看坐钟,火车快进站,郑庆义马上跟东家方明瑞打了个招呼,就出门了。方明瑞看着郑庆义背影,指了指想说什么,最终没说出口,只是叹了一口气。
人和长所在的南三条路不太长,从中央大路往南一百多米,是辘轳把街,往北就是中央大路。东边的火车站离人和长不远,隔两条马路。郑庆义出了大门就往北走,到了中央大路拐弯朝东奔向火车站。中央大路道的两旁裁有各种树,这是公主岭满铁地方事务所四平街出张所,特意要求道两旁各商号在自己门口裁树。因为没具体规定裁啥树,所以树种不一。有喜欢柳树的裁柳树;喜欢杨树的裁杨树。还有裁?y槭树的,这种树裁的最多。远远望去,高的高,矮的矮,参差不齐,不过到也绿叶成荫。
过了两个路口就到了火车站,郑庆义直奔出站口。下车的人三三两两陆续出检票口。人流中有两个年青人,跟着出了站口。一人问道:“云亭,二哥能不能接咱腻。”另一人回答道:“能腻,咋不能腻。二哥见着咱,起码得下顿馆子。”
两人在出站口前正四处观望。
忽听有人大喊着:“云亭、云亭——!”
叫云亭的人忙大声应道:“二哥——!我在这儿。”
喊云亭的正是郑庆义,瞧见两人,边快步前行边喊着。叫云亭的人是郑庆义的亲弟弟郑庆和,字云亭;另一个叫郑庆恭。原来,郑庆义这辈堂兄弟有十人,分别为:仁义礼智信孝悌和顺恭。云亭是老八,但是郑庆义他的亲三弟。
哥仨儿亲热一番,郑庆义问:“妈她们好吧?”
郑庆和说:“挺好的。老叨咕你。特别是二嫂可受罪了,又带孩子又做饭,洗洗涮涮啥都干。妈她享福了腻。”
郑庆恭说:“二哥找了个好嫂子。”
郑庆义说:“那是妈相中的,哪能不好。走!先上馆子整两盅。给你俩接接风。”
第六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