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这样让人目瞪口呆的诏谕接二连三,罢黜地又都是皇帝身边一等一地人物,事先既无征兆,事后也无意见征询;这可是绝无仅有地事儿,平时的那股“随声附和”之风也平静了,在这雷霆万钧地紧要关头,人们除了翘首张望、严缄其口外,谁还敢一窝蜂的上奏折去拍乾隆的马屁,弄不好拍到马蹄子上,不蹬个四脚朝天也得弄个灰头土脸!
人们之所以被弄得晕头转向,一方面是此举有违乾隆的一贯作风,二来是事情来得突然,让人们始料不及!——但是这些哪能瞒得过两世为人的和珅啊,虽然满清历史懂得不多、清史稿到现在还在编纂之中,但是电视没少看啊!——感谢中央十台,感谢百家讲坛!
和珅想道:“虽然讲坛上的那些讲主们夸夸其谈的也大有杜撰之嫌,但是也或多或少的能带给我一点儿启示啊!——这是在预备后事啊,看来乾隆已经预感到他大去之日不远矣!”
凡是乾隆罢黜的这些全都是朝廷的栋梁,社稷的柱石。这些人一旦陷入党政,那这满清真可就无药可救了,如果他们再保错了人,跟错了主子,那新皇帝一旦登基难免要大开杀戒;跟对了主子的奴才们,那就是未来皇上的大功臣,日后会让新君难以驾驭!
所以乾隆这才统统将他们从这是非的漩涡中赶走了,新皇帝登基,一纸诏书,立即就成了新皇帝的能员干吏!
——乾隆啊,乾隆,你小子这一招真是你娘的太狡猾了!想瞒着老子,做梦去吧!
至于这次独独没有拿他和珅与军机大臣、大学士于敏中说事儿,这更好理解了。——于敏中老眼昏花,迂腐无比,那是身体埋在土里半截儿的人了,官员们见了他躲还躲不及呢,谁还会趴到他身上去闻那股又酸又臭的腐朽味儿呢?
这军机处和皇上身边,现在看来就剩下我和珅一个愣头小伙子了,并且还要拼命的办差才不至于辜负皇恩!其实这更明白,杀你之前先把你放在火上翻来覆去地烤烤,等烤熟了、烤透了,甚至烤焦了,那也就该让大伙儿剥着、撕着大快朵颐了!
虽然乾隆自以为事事审慎,但是也有他想不周全的事儿,要不“百密一疏”这个词不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吗?
乾隆这次确实疏忽的大了去了,竟然下诏让苏广济接替了年老多病的岳钟麒出任直隶总督。这苏广济看起来也确实应该是向乾隆尽忠的,他的儿子是乾隆的女儿和静公主的额驸,这苏广济是乾隆正牌儿的亲家,这几年里也是平步青云,从小小的一个内务府广储司总办郎中摇身一变就成了河南布政使,这次又出其不意地被乾隆简拔为封疆大吏,更是惹的人口水直流!
其实和珅知道这小子最是龌龊不堪并且还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早在半年之前和珅还没有进京的时候,他就在河南布政使的位子上坐不住了。那时候还正时兴纸币呢,这苏广济就派人给和珅悄悄地送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并且用意时分十分地明显,——如今儿媳妇和静公主眼看快要死了,儿子也即将成光棍了,以后靠着女人升官发财的日子到头了,弄不好还会老死在这个布政使的椅子上,——所以他请求和珅在适当的时候在京里给他活动活动!
直隶总督说白了就是京师的襁褓,一旦有了变故,那可是倾巢之灾啊!这次本来是乾隆的圣躬独裁,没想到这苏广济倒认为是他和珅从中出力了;这不,还没等和珅向他发射糖衣炮弹,这小子就主动上门献媚来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既然你主动要来要当炮灰,那和珅也只好就暂时的把这个傻逼当成是自己的外围了。
既然是外围成员,那就只能让他做一些外围的事。
其实和珅早就接到通报,说苏广济大人正候在院子里,不过是和珅有意让他多候了一阵子。和珅知道,自己越是这样冷淡苏广济,就越能让他觉得能找到和中堂这棵大树是多么的幸运!
现在天色阴沉,又刮起了令人坐在屋里都有点儿耐不住的西北风,和珅觉得时候也差不多了,抬头向院子里一看,那位朝廷堂堂的二品大员正服服帖帖地站在廊檐下候着呢,任风吹雪打愣是纹丝不动。
和珅此时在心里也不得不佩服苏广济大人的“定力”了,心想别把这家伙再冻出个好歹来,于是笑着对身边的一青道:“有请直隶总督苏广济大人!”
第四卷 大清钱庄 182章 京师风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