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知道历史上的曹雪芹狂妄背时,一贫如洗,到最后身染重疾,无钱医治,抱恨终生,连《红楼梦》也没有写完就穷困潦倒而死了。他此行就是想来看望一下曹雪芹,如果曹雪芹愿意,和珅还想出钱把他给养起来,让他专心致志地写完那部大作,也免得后人面红耳赤地为此争执那么多年了;而并不想在这里议论那件大事。可是和珅现在一听曹雪和这个白胡子老头吕仲刚才是在议论自己,心中大惑不解,何况那吕仲刚才也确实说中了他的心事。和珅心想:“我这么多年之所以不能在满清游刃有余,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没有一个智囊,刘全、梁健、杜子杰、谢飞剑之流无非只是个做事的好手,历史上的那些乱世枭雄身边,谁没有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军师呢?看着这老头满腹经纶的样子,如果真要是能收到自己的麾下当个智囊什么的,那也的确是一件好事儿!”想到这里,急忙问道:“吕老先生,以您看来,此事应该如何处置为妥呢?”
吕仲呵呵一笑,看了看低头不语的曹雪芹,转头对和珅说道:“和大人真是年少有为啊!和大人这几年在南京干的哪一件事不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开天辟地之作!——怎么?现在倒没了主意?”
和珅一看这吕仲表面上慈眉善目,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怎么说起话来如此不痛快!不知道是在有意卖关子,还是肚子里就是没有货!“——我怎么就没了主意?我是听你刚才闪忽的有鼻子有眼,顺便向你请教一下,那不过看你是个老头,顺便也想发挥一下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你当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我这次是来看望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的,不是来听你倚老卖老的!”——想是这么想,可是和珅两世为人。对于这个又老又酸的吕仲也当然也能保持一份冷静。想到这里,和珅冷笑道:“老先生洞察时事,自然见解独到,我和珅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晚辈!这件大事事关亿万百姓,如何处置,还望吕老先生肯指点一二!”说完,端起桌上地一杯酒,恭恭敬敬地递到吕仲面前,“老先生。和珅敬您一杯!”
曹雪芹自从被雍正抄家后早就看破了世事,也恨透了了这个腐烂地社会,悲观厌世一直是多年来生活的主调,他是去年才从北京西山回到南京的,本想着&网悠地呷了一口,然后接着道:“——这乾隆可不是汉献帝,也不是刘阿斗,更不是昏庸无道,众叛亲离地暴君昏君,而是一个圣心独运,经天纬地的千古一帝啊,其文治武功,在历史上恐怕还没有几个皇帝能比得上!留着乾隆,到时候和大人恐怕连董卓、曹操都做不了!更何况他们俩人,一个遭了灭门之灾,一个留下了千古骂名,这两种下场恐怕都不是和大人所希望看到地!”
和珅一听这话,心中暗自骂道:“你这老家伙说了半天这不等于是放屁吗!这些我何尝不知,哪里需要你在这儿给我指手画脚!……”
曹雪芹一看和珅的眼神就知道和珅对吕仲刚才说得话不以为然,心里也不自然地就为和珅担心起来,看了看吕
看了看和珅,说道:“和大人,咱们都是满人,但是不公开的秘密制度你未必就知道!一旦大清的皇上被俘虏或者长时间的下落不明而无法再履行皇帝的职责了。那么他就再也没有资格当皇上了。北京的皇室和盛京的几个铁帽子王立即就会从皇室血亲中挑选一个人来继承王位!——当年,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一心想把王位传给三贝勒阿布泰,但是就因为阿布泰在宁远之战中被明军俘虏,所以最后太祖皇帝为了遵循祖制才不得不把王位传给了太宗皇帝皇太极!所以和大人一定要严守秘密,千万不能传出去乾隆皇帝在南京被囚禁地消息,否则,京师和盛京必然震动,到时候恐怕和大人还没来得及想出妥善地办法,北京的紫禁城就会有新君即位了。然后新皇帝一纸诏书,这南京城立即就会有灭顶之灾啊!”
和珅本来就是一个穿越过来的汉人,对于满清的这个祖制,他还真不知道,就是在前世的一些资料上也没看见过,现在听曹雪芹这么一说,和珅顿时觉得此事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如果再一耽搁,真要是出现了“群雄逐鹿”的局面,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曹雪芹一看和珅真的上愁了,满脸诚恳地说道:“和大人。我觉得现在还应该让乾隆皇帝来维
第三卷 PK乾隆 146章 雪芹出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