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奏折,高云从急忙爬跪乾隆的袖子,哭着哀求道:“皇上……皇上,撕不得——撕不得啊!咱们的康熙爷有祖制,大清的皇帝撕奏折那可是亵渎祖宗……”
乾隆也自知自己已经失去了控制,高云从这么一提醒才突然想到他最敬爱的康熙皇帝的遗训了,于是立即就镇定了下来,可是心中的怒火实在是无处发泄,于是他这雷霆之怒就只好赏赐给趴在他面前的这几个太监了,只见乾隆飞起一脚把高云从踢了个仰面朝天,回身“咣咣咣”几脚又踢倒了几个,吼道:“滚出去,你们全给朕滚出去!”
福康安自从娘胎里出来还从没有看到过这个皇上姑夫发这么大的火,他见乾隆气得浑身乱颤,生怕发生什么不测,于是膝行趋前连连叩头,说道:“皇上,且息……雷霆之怒……听奴奴奴才奏……”
“别奏了——你们都给朕出去——”乾隆一声断喝!这也就是福康安,要是换了其他几个阿哥们,那早就成了乾隆的出气筒了。
乾隆又冲趴在地上的刘墉和福康安怒吼了一声:“听见没有?你们给朕滚出去!——怎么?你们想抗旨吗?”说着回身就去摘墙上的天子剑。心说:“你们两个今天是诚心跟朕过不去。干脆我一剑一个结果了你们也就算了!”
福康安吓傻了,可是刘墉可不傻,一看这个一向风流儒雅的皇上此刻就好像一只发了疯的猛虎一般,早就知道现在到了溜之大吉的时候,于是急忙跪在乾隆地面前道:“皇上,微臣告退……”说完拉起福康安就往外走。
乾隆本没想要他们地命,现在他还有比杀人更重要的事,刚才几乎疯狂般的发作已经让他后悔了,现在一看刘墉拉着福康安跑了。手中的那把天子剑“当啷”一声也落了地。看着跪在门口的几个吓得半死的太监,又看了看爷爷康熙给他留下的那个“中正仁和”的匾额,顿时让他从盛怒中冷静了下来,冲着外面喝道:“还不快过来收拾!”
高云从领着几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就进来了,一阵忙活之后,这个东暖阁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肃静,乾隆端起高云从递过来地热茶喝了一口。再一回忆刚才刘墉和福康安说得那番话,心里一紧,脚下兀自一软,就硬生生地坐到了御榻上。
要说福康安和刘墉这次是被和珅用金钱给收买了。这乾隆还能接受,那无非是朝廷又多了两个大脏官,也用不着他如此震怒,大不了咬咬牙跺跺脚,管他什么私生子、亲骨肉,杀了了事!但是他知道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一个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圣眷优渥,可以说在大清朝无人能比,一个是自己的股胘之臣,多少年来、费了他多少心血才栽培出的一个亲信,现在居然都跟着自己唱起了反调,异口同声地为和珅辩护起来了,甚至连他这个皇上的天威也不顾了,看起来还真有点冒死也要为和珅当说客的精神!
如果这次刘墉回来只是向他请罪。说没能彻底查办了和珅,辜负了圣命。那还还能接受,刘墉就是犯了多大地错,在他眼里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如果福康安此次回来也帮着刘墉说好话求情,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再说他也做好了把这个天大的面子给了福康安地准备!
但是他简直不能相信这两个家伙居然都在为和珅说好话,反而把他们自己的安危抛在了一边,——看起来他们两个倒有点儿想和珅的奴才了!
一想到这些,乾隆又是一阵激动!和珅能让自己的这两个最得宠的臣子这样为他卖命,那今后还有和珅办不到的事吗?和珅要是能在大清朝呼风唤雨,为所欲为,那自己这个皇帝还算什么,那今后这大清地江山岂不是就要落到和珅的手里,自己岂不是就要成了亡国之君?想起即位之初向上天立下的那个宏誓大愿,“以圣祖之法为法,作千古完人”的那句话,现在又是变得多么荒唐可笑!
和这些比起来,刘墉说的云南和新疆的战事又算得了什么?福康安刚才说的那些印度兵又算得了什么?
他刚想让高云从传旨召集百官,但是张了张口又把话咽回去了,心想:“既然连刘墉都认为和珅做得对,既然连福康安都在帮着和珅说话,那百官的意见又能如何?说不定他们现在正盼着朕下旨嘉奖和珅呢!”
不行,再这样下去,这张龙椅恐怕也要被和珅给坐了去!再这样下去,恐怕过不了多久,和珅就要入驻我地紫禁城了!
想到这里,乾隆在一刹那之间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于是平静地冲着门口的高云从道:“传旨,让尹继善在南京……”
第三卷 PK乾隆 130章 疯子皇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