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贪,而唯独这两省地贪,你想想,他们不恨你恨谁?恕和珅说一句得罪的话,幸好刘大人只是在河南和山东大开杀戒,要是再多去两个地方,那现在地局势对大人您更为糟糕?
还有,大人举着反腐败的大旗,这是天理,地方各级官吏,包括北京的朝廷大员自然是不敢反对,但是他们还会在背地里跟你的后腿!——听说刘大人在山东和河南两省还试行了为限制士绅们兼并土地而递增赋税的政策。大人你再想想,这些事说白了还不得靠着那些官员们去做吗,他们在反腐败的问题上不敢跟你较劲,但是在你倡导的这些试行的政策上他们可就不那么客气了,先是推诿拖沓,互相扯皮踢球,朝廷催得进了,又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把困难摆给朝廷,同时想方设法地把一些弊端转移到老百姓身上,一是为了给你积累民怨,二是为他们日后的反弹在打群众基础!日后朝廷一旦有了其他的想法,他们就一窝蜂地出来跟你唱对台戏,非把你弄得灰溜溜地下台不可!就这样下去,还谈什么政绩,还谈什么民望,就更不要想着有朝一日能一呼百应、众望所归了!
你想想,千百年来,谁不盼望着能有一个既能为百姓造福、又能逐渐提高官员们的合法收入的朝廷栋梁,又有谁能喜欢一个只会杀人的刽子手呢?”
刘墉身在其中,哪里能有和珅轻轻巧巧从报刊杂志、互联网和电视上看到的这些不知总结了多少代的历史经验、又结合了中外最先进的反腐败经验的文章中的精华论述地精辟透彻啊,想想当初自己年轻气盛的血气方刚,眼看官员腐败、民不聊生,于是凭着一腔热血就开始向那些贪官们挑战了,乾隆对他大加赞赏,又让他在山东、河南两地一言九鼎,如果成效显著,就在全国推行。
可是这几年下来,除了在肃清贪官墨官吏这方面收到了一些成效外,其他的那些关乎国计民生的种种良策试行起来就是困难重重,总感到有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无形的阻力在掣肘。他曾经为了此事请教了多少老成谋国之臣,又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原来症结在此!他自负眼界开阔、效忠于朝廷,又时时刻刻想着要拯救天下的黎民苍生,没想到在前进的路上只是有了这么一个大灾小难,就落了一个让全天下的人“痛打落水狗”的下场,想不到今天竟被一个年纪轻轻,看起来又毫无官场经验的和珅一语道破天机,真是让他又羞又愧!
和珅能这样跟他推心置腹,刘墉当然也要敞开心扉了,想了想道:“和大人,你这个朋友我刘墉是交定了,如果我这次能够遇难呈祥,有个善终的话,等我日后回到北京一定向皇上推荐你的那些治国的良策,到时候咱们南北联手齐心协力,岂不更好?”
“我早就盼着刘大人的这句话了!”和珅一看刘墉果然是个天分极高的官员,那份开明丝毫不亚于那个尹继善,于是高兴地说:“国富民强,让我们中国永远称雄于世界!”
和珅最后的那句话自然让刘墉兴奋无比,但是他毕竟是带罪之身,言谈间自然也没有和珅那样豪爽和洒脱,就见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慢悠悠地说:“既然我交了和大人这个朋友,有句话我就要提醒一下和大人了!”
和珅一看刘的表情就知道这肯定是极其重要的提醒,于是冲刘墉一拱手,诚恳地说道:“请刘大人指点!”
刘墉郑重地说道:“和大人可要小心你身旁的那个两江总督啊!”
此话一出口,对和珅无疑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心头一阵寒意泛起:难道那个看起来风流儒雅,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尹继善会是乾隆按放在自己身旁的定时炸弹?
刘墉道:“他在雍正年间就是最早的粘杆处首领,那时外地被抄家杀头的官员有很多都是栽倒了尹继善的手里;现在当今的皇上仍然让他秘密掌管粘杆处,前一段时间落马的两广总督李侍尧、陕甘总督魏明举、直隶总督施奎芳和甘肃巡抚王亶望都和你身边的这位两江总督有关啊!”
如此重要的国家机密刘墉都透露给了他,和珅真不知道今后该怎样去和刘墉相处了,但是那个看起来好比自己的最亲密的战友的尹继善可不能不防了!
正当刘墉和和珅把他们的关系来了了历史性的飞跃的时候,刘全进来了,先是对两个人躬身一礼,然后回道:“二位大人,福康安福大帅已经到南京了!”
第三卷 PK乾隆 126章 定时炸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