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一到南京便享受到了和珅给他安排的星级待遇,当天晚上和珅就在瞻园的大客厅里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压惊宴会,江苏、浙江、福建和在南京任职的四品以上的官员几乎全都来参加了。
刘墉一开始当然是拼死推辞了,因为出了这么大的事,他给乾隆的谢罪折子才刚刚递上去,乾隆究竟是让他在南京接着查办和珅,还是要他回京领罪,那要等到乾隆做出决定后他才能心安。他要是再在南京和这里的官员们推杯换盏的花天酒地,那真要是传出去,别说乾隆如何处置了,就是那帮御史言官们也饶不了他这个有辱圣命的钦差!
但是他现在刚刚脱险,这次又是和珅和尹继善冒着生命危险才把他从白莲教的手里救了出来,哪还能搬出以往的面孔来回绝众人的盛情啊,再加上和珅和尹继善在一旁极力撺掇,最后一咬牙一跺脚也就半推半地答应了。
宴会上刘墉自然是闷头葫芦,什么也不说,百官敬带来酒也只是略一沾唇就算是过去了。而那些官员呢,今天好不容易有了个机会能跟这个一向高高在上的刘中堂坐在一个席面上,无论从哪一方面讲,这日后对他们那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所以宴会上是高潮迭起,敬酒的旋风是刮了一阵又一阵,酒令是行了一圈又一圈,到最后也真把刘墉给喝迷糊了。
和珅自然是不敢多喝,因为这酒宴过后,他还有要事办呢!
他现在正在极力地回忆他在后世了解到的那点儿历史知识,以便能对刘对症下药。可是他回忆来回忆去,脑子里全都是那些清宫电视剧的影子。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宰相刘罗锅》了,那里面简直把和珅和刘弄成了一对水火不容的死对头。但是那部电视剧播出以后,立即就有一些自称是清史专家的人跳出来说:“其实历史上的刘墉一直是想办法讨好和珅的,在几次关键地时刻还曾竭尽全力地帮助过和珅!”当人们还没弄清这个所谓地清史专家到底是真是假呢。《乾隆王朝》又打着“还人物以历史的真实”的旗号播出了。那上面说的更玄:刘墉自始至终就好像个绿叶一样在衬托着和珅的伟大形象,最后当嘉庆要把和珅抄家问罪的时候,没想到刘墉和纪晓岚反倒比和珅还着急。
和珅一边想着一边在感叹着有人说的“电视剧坏事”那句话,怎么也是不得要领。这时他一看刘墉喝的也差不多了,于是就冲着那帮喝的正热火朝天地官员一使眼色,众人立即就鸣金收兵了。因为这些人久在江南为官,和珅就是他们平日的衣食父母,一看“父母”让他们打住,那谁还敢再逞能啊!于是大家开始轮流上前向刘墉告辞。说了一大堆吉利的话,然后就作鸟兽散了。
众人一走,刘墉就被和珅安排到了一间在当时就称得上是“星级”的房间了,——端茶倒水,尽力服侍那是自不必说,单是里面的摆设和布置就让刘墉咂舌了!刚一进来,一看前前后后那么多仆人伺候着还有点不习惯。但是这些仆人的盛情也真让他难却。刘墉做官这么多年还真没享受过这个待遇,丫环仆人一阵忙活之后,终于把他舒舒服服地伺候到了床上。
但是刘墉睡可不着,等那些仆人一走。他就又从床上翻身坐了起来,看着桌上那尊又粗又高的红烛就开始想心事了。
和珅原本想着那帮官员们散了之后,他再单独给刘墉安排一个家常地小宴,两个人借着酒兴再好好唠唠嗑,可一看刘墉喝的也是脸红脖子粗了,到了房间洗漱之后就开始发呆了。于是也就打消了那个念头,只好带着刘全端着一壶好茶进来了。
“刘大人,在这里住着可舒服?”和珅一进屋就冲着刘墉笑道。刘现在自然是对和珅抱着满腔的感激,现在一看和珅又亲自来看望他,于是急忙从床上下来,把和珅让到了椅子上,笑道:“刘墉此次奉旨到南京,差事办砸了不说。还劳和大人如此照顾,实在是惭愧啊!”
和珅心想:“幸亏是你的差事没办好。如果你这次要真是一帆风顺地话,那我们现在恐怕就要在大堂上说话了!”于是笑道:“刘大人,话岂能这么说!刘大人一心为国,对朝廷忠心耿耿,那是人所共知的,这次遇到这个小小的麻烦,那也纯属偶然;刘大人来到南京就是我和珅的客人,略尽一点地主之谊,那也是我责无旁贷的,又岂敢让刘大人惭愧啊!——来,刘大人,尝尝这去年攒下的露水泡地碧螺春!”
面对着和珅如此盛情,刘墉真是百感交集,端起和珅亲自为他倒上的那杯好茶,张了几次口硬是没说出话来。按说他这次奉旨到南京,最初的想法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置和珅于死地,可是当自己遇难了,这个和珅又偏偏冒死前去搭救;现在又对他照顾地无微不至,还一心帮着他化解开心中的块垒,莫非这和珅是在向自己……
和珅一看刘的表情就猜到了他心中所想,他知道对刘墉这种人打“糖衣炮弹”那是没用的,弄不好再把他心底的那份清高给激起来,反而会坏事,于是微微一笑道:“刘大人,我是来给你送东西来了!”
&nb
第三卷 PK乾隆 124章 化敌为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