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下午,和珅才浑身舒坦地从苏家大院里出来,刚想问问刘墉的那事儿,刘全就上前来向他汇报:“老爷,刚刚接到北京传来的消息,在筹办太后丧礼期间,皇上对几个朝廷大员做了一次重要的调整。——首先是调青海的岳钟麒老将军回京任直隶总督,大小金川的总兵额森特回北京出任九门提督,皇上的驸马爷多伦被任命为丰台大营的提督;另外西山锐键营还换了一名叫恩宝的副将,密云驻军统领由嘉亲王的包衣奴才苏尔哈担任了!”
和珅一听乾隆竟然在国丧期间采取了如此大的动作,刚想问问刘全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见刘全面色沉重的说:“老爷,还有一个消息:两广总督李侍尧已经奉旨进京了,听说还要把他撤职查办、交部议罪呢!”
这个消息更让和珅感到有些意外,那李侍尧的死活他倒是不放在心上,关键是李侍尧在广州和他走的是同一条路,执行的也是同样的经济政策,只是在做法上有些大同小异罢了。现在忽然就要被朝廷治罪查办,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下手他的一个前兆,于是问道:“那由谁接替李侍尧出任两广总督呢?”
“嘉亲王的老师,朱珪朱大人。”刘全道。
“原来是那个老顽固啊……”和珅自言自语道。
从朝廷的种种举动来看,局势越来越明朗了,乾隆是要对他下手了。
——说是说,闹是闹,但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也是和珅一贯的作风,为了打好这一仗,一回到瞻园,他就开始精心地准备迎战了。
首先是兵的问题,现在他的“南京保卫团”已经发展到了一千多人,当初成立的时候一是为了维护南京的治安,另外也为了给他自己培养一支嫡系部队,以防不测。现在看来维护南京的治安那已经是完全没有必要了,这个番号也该改一改了。
对部队上的那些繁琐的建制,和珅根本就不清楚,至今还不知道一个团、一个师到底有多少人,至于中校、上校、中尉、大尉、大将什么的就更不知道了。他只记得小时候下陆战棋的时候,那上面最大的是司令,下面是军长、师长、旅长、团长什么的,除此之外是一无所知,要说让按照现代军队的编制重新组建一支部队,那还真是办不到。想来想去,干脆就按陆战棋上面的那个办法就得了,又简洁又好记,谁的官大谁的官小一目了然,指挥起来也方便。
关于这一千多人的部队的番号还是个问题,叫个什么队什么团的听着穷气,叫的大了又有点儿自吹自擂,也名不副实,自己也心虚。绞尽脑汁地想了大半天,后来才决定把这支部队由原来的“南京保卫团”改为“中华帝国第一军”,虽然人数达不到一个军的数量,但是这也为以后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刘全任军长,下设001、002两个师,每个师五百人,由谢飞剑和杜子杰分别担任两个师的师长。
刘全经过这几年的打磨,出任军长也有些风范了,接下来的那些小事,诸如军规军纪、武器配备、如何协调作战和下一级的军官如何安排等问题都能一一料理了,这些自然也不用和珅去费心。
和珅知道这一千多人虽说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但是真要和清廷的上百万大军比起来,那无疑是以卵击石,弄不好一仗下来就全军覆没了。但是从现在的种种迹象来分析,乾隆还不想对他直接动武,要不就不会派刘墉这个老谋
第三卷 PK乾隆 108章 准备迎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