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办公室过去是在教学楼一楼最靠近饭堂那边的,用来敲击发出下课铃声的铁罐也是在那里。不知什么时候搬到了二楼离饭堂最远的那边,已经记不得。那个铁罐自然也跟着过去,铃声于是由略微低沉的转为了清脆。难道是这个原因吗?
其实不然,这个搬迁很大部分是为了堵塞二楼的严重安全隐患。
教学楼呈现“凹”字形,在靠近山那边的楼梯处,有一小块草地跟楼梯外墙相接,草地上长有一些过鞋面的小草,平常都是用来上体育的,但是地方只够一个班排一个密集队形,再多就要去水泥地或者与之相邻的黄土地。
于是这块小草地成了体育课必争之地,特别是有太阳的下午,这里是最先没有太阳照射到的。哪个班来得早就由哪个班用,当然有时两三个体育老师也会商量一下给哪个班用较好。
小草地的土比较软,草也长得不错,也因此引来了一种不良的风尚――跳楼。
爬上二楼突出一点点的小阳台处从那里跳下去。不知道是谁开的这个不好的头,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下课的时候经常从这里直接跳下去草地处,而不走楼梯。
二楼还是挺高的,但是对靠山楼梯这边除外。
教学楼附近最低的地方是教学楼前面的空地,也就是一楼教室对出的地方,还有三个花坛在这里。
从教室出来走大概十米,就有一个大台阶,登上台阶就是有篮球场、草地、双杠在上面的操场。本来与教学楼平行的台阶,却在“凹”字形教学楼右边楼梯对出的地方转折,垂直折回来,跟楼梯外墙壁刚好相接,也就是之前所说的草地处。
台阶大概有半米多高,跟楼梯外墙相接,削减了二楼跟一楼的高度差,所以从二楼阳台栏杆到草地的距离就只有2米多而已,这就给了一些胆大调皮的学生动歪心思的余地。
这种有危险的事情一般是不会主动想做的,特别是二三楼都是三四年纪的学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但是高年级的没错,一开始估计是试胆,找比较高的地方跳下去,这是附近孩子喜欢做的。
村公所大门旁边一米八左右的石围栏就是个很著名的试跳试胆场所,很多低年级学生都在那里跳过,跳下去后脚掌会被震得发麻,那个试胆圣地就是通过学生的口耳相传变得闻名的。
&n
“跳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