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秘图
自从听了《画皮》以后,小公主似乎就成了故事迷,上午听先生讲经,下午肯定就来月桂园。不来的时候也会打发贴身的俏丫鬟小翠来唤楚离。楚离虽说名义上是公主随侍,可一来他还没有适应这个角色,本身就不是很有身为下人的觉悟;二来小公主也有些大大咧咧,性格上比较随和,整日只知道嬉玩,对上下尊卑和宫廷礼仪这些也不是很在意。这样一看二人倒也登对,你好我也好,相处得十分融洽。
后来闲暇时楚离和公主聊天才知道,公主当日对自己奉承太子和刘公公等言语颇为不屑,认为不外是溜须拍马之徒。可楚离问起,既如此为何公主当日还要将自己要到身边之时,公主却闭口不言。
这段日子楚离也没闲着,偶尔回去看两眼令他渐渐感到有些神秘的许公公,有时候也去和那些小黄门戏耍一下。在宫里住得时间长了,楚离发现自己的思想模式似乎也在变。除了和人动心眼的时候还带点“老谋深算”的意味,其他时间,在潜意识里,楚离似乎也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从医学角度讲,这有点像某种心理学的症状。比方说,周围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人人都以看待孩子的目光和心态来对待你,语言行为上也一般无二,那么日久天长,潜移默化之下,你的思想就会慢慢朝着大家期望的那个角度缓慢地转变。楚离不知道这究竟叫什么症状,不过有这种感觉也不坏,至少和那些小黄门戏耍起来,不至于有“代沟”而感觉无聊。
楚离每次看完许公公,都会去内坊看看老刘。楚离心里明白,大树要靠你的时候,你想躲也躲不开。而且一旦露出想置身事外的念头,那被大树砸死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楚离不想触那个霉头,所以对刘公公表面上阿谀奉承,没事下上几盘烂棋哄他开心,偶尔在内坊遇到太子,也是执礼甚恭,不敢丝毫懈怠。刘公公虽然人老成精,可一个十岁的孩子,即使聪明伶俐,一般人也不会太放在眼里。所以一段时间之后,楚离顺理成章地被认为靠上了大树,已经是“自己人”了。
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人当然有自己人的好处,一块晶莹碧翠外挂殷红丝绦的牌子挂在楚离腰间,一步三摇,颇显气派。腰牌是刘公公发的,楚离看了看,心里顿时一喜。眼下楚离可不是初出茅庐的愣小子了,宫里头一些事情也摸得七七八八。
“皇宫大内,监分九品。”大晋后宫,不算宫女丫鬟,光内宦足有两万多人,但那品级高的太监、少监等人,无一例外都在内侍省当差。内坊局不论,其他各局的令、尹,最大不过是七品,像许公公这样苦熬多年,现在也才八品奚官令而已。这还算混得好的,按照金字塔的结构推算,混得不好的大有人在。但是在这些没有品级的内宦里面,也分三六九等。按照隶属关系,内坊的宦官腰杆最硬,得宠的宦官即使是内
第七章 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