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 北行[2/2页]

纵横志 燕小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帛书入手甚轻,粗略看去只有二十多张,扉页已经泛黄,显见着有些年头了。楚离看了看封面,从上倒下只有三个字:道衍录。翻开几页走马观花般看了看,楚离大失所望,除了封面的三个字之外,剩下的字楚离全都不识!粗看之下似乎与汉字相仿,可细一辨别,却驴唇不对马嘴。前世楚离多少也识得一些繁体字,就算小篆也多少认得几个,可眼前这些古怪的字,却根本无从考究。沮丧之下,楚离重新将帛书用油纸包了放入怀中随后将君子剑和杂七杂八的物事连同破烂的羊皮都扔到了汉水里。
      诸事做完,楚离想了想,返身从船上拆了块木板下来,用匕首在上面刻了几个字:“恩公之墓”,勉强算做墓碑,插在了卫无涯的坟头上。楚离跪倒坟前重重磕了几个头,心下暗叹,虽然为求小心不能刻上恩公姓名,但这几个头可是诚心诚意的,还望恩公在天之灵见谅。
      回首望了望蜿蜒东流的汉水,楚离整了整衣衫,踏上北去之路。
      大乐崩颓之后,七国并起,大晋东临齐,南望楚,西接宋,北连赵,据中原之地而王。毗邻四国之中,晋齐一向交好,晋楚最恶,晋宋之间虽然不大往来,但也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是以大晋国边界之上设置的东南西北四大边营以南疆大营实力最强,北营次之,相比之下,东西两营颇有不如。而在晋楚边界之上,各路要塞都有重兵把守,大晋西南由于毗邻汉水,两岸又多高崖,所以兵力一向比较薄弱。
      也是楚离走运,当日自汉水北来,走的正是一条鲜为人知的小路,是以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可一路行来,麻烦是少了,衣食住行却显得倍为艰难。孝伯侯府的锦衣玉食自然养得一副白白胖胖的好身躯,可同时也养了一身的软肉,若不是楚离平日好动,恐怕此番逃难也难以坚持得如此持久。
      晋西南的边界地带甚为荒凉,楚离满身的银票没处花用,真是捧着金碗也没处要得饭吃。逃亡一个多月以来,身边有卫无涯这等高手,楚离还没缺过吃喝,如今孤身一人才发觉处处为难。举目望去渺无人烟,无奈之下只好见步行步,忍饥挨饿向北而行。走了足有两天一夜,终于在山林之中遇到一个樵夫,此时楚离已经饿得眼冒金星,亏得樵夫朴实憨厚,取出一个粗制的糠饼慢慢喂楚离吃下,他这才缓了过来。
      平日里这糠饼楚离瞧都不瞧,此时吃起来却觉得如此美味。好转过来的楚离拿出一小块银子来要谢这樵夫,哪知道樵夫惊得连连后退,楚离这才意识到自己出手大方了,这荒郊僻壤,恐怕几文大钱已经足以买下樵夫两天的柴火了。当下楚离千恩万谢一番,向樵夫问了问路,临走还讨要了两个糠饼,又吃又拿,这才继续上路。到得后来楚离想起往事才觉得有些后怕,同时亦慨叹这樵夫的淳朴,要知若是其见财起意,以楚离当时的状况,恐怕就得埋尸荒野了。

第十一章 北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