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将来威远侯府的nV主人,一直都以为自己的表哥会是自己的良人,二人花前月下,珠胎暗结,专等着威远侯一顶花轿将她迎进门去。”
      “谁知道,威远侯遇到当今的长公主,一时惊为天人,一见倾心,费尽心思接近长公主,终于赢得芳心。”
      金翰林的声音平静中,没有一丝的波动,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一般:“威远侯原本打的好主意,武官世家,不受三十而立纳妾之礼,他本打算迎娶长公主为妻,抬心Ai的表妹为贵妾,因为他那表妹原本就是庶nV,侯府的贵妾倒也不算委屈了她。”
      “可是他忘了,他要迎娶的不是普通人家的nV儿,那是先帝最Ai的长公主,是太后最Ai的长nV,长公主心志高洁,从来向往一心一意,太后怜惜长nV,在威远侯求娶长公主之前,要威远侯立下誓言,若是长公主为其开枝散叶,就不得纳妾。”
      “威远侯若是个男人,坦言相告,以长公主的X子,自然是一拍两散,可是他却心存侥幸,立了誓言,却又将叶氏安置在外。”
      锦好下意识的问道:“长公主就一直不知道吗?”
      “长公主是个粗心的,而威远侯那两年对长公主Ai怜万分,所以她一直都不知晓,一直到了长公主的儿子四岁,才知道,威远侯的外面还有个外室,更离谱的是,那外室生出来的儿子,还b自个儿的儿子还大上一岁,这让心高气傲的长公主如何接受?”
      “长公主是不是要和离?”锦好心中微动,想着长公主若是个眼里r0u不进沙子的,怕是定然要和离,再说,威远侯立誓再先,这事情理亏在他。
      金翰林冷笑一声:“长公主刚刚提出和离,威远侯的母亲就气的晕Si了过去,看了无数太医都不见效,眼看着就要去了,这时候不知道从那里冒出一个庸医来,说什么要用人R做药引子。长公主生于后g0ng,什么样的鬼魅伎俩没见过,自然是坚决不信,所以在威远侯府就成不孝的罪人。而这时候,威远侯的外室,一听到这事,二话不说,就冲进了府,当众割下了手臂上的一块R来,还含泪说道,威远侯是国家的重臣,他的血R是要流在战场上的,怎么能流在后宅,所以甘愿替威远侯割R治母。”
      说到这里,金翰林又露出一个讥讽的笑意:“瞧瞧多么的情深意重,多么的明辨是非,多么的深明大义,一个外室活生生是将皇家贵nV的正妻给b的远远的,于是,世人的目光一下子都变得赞赏起来,就是威远侯都被感动了,想着要给这位外室一个名分,而长公主自然不会不乐意,只是前提条件是先和离,到时候不要说给外室一个名分,就是将她迎为正妻也随他去。”
      锦好恶寒了起来,就算金翰林说的风轻云淡,她也能感受到威远侯当时的心里感受,那位表妹多么的情深意重,替他割R喂母,一边是温柔美丽,还很善良的表妹外室,一面是自私自利,不肯割R救母的发妻。
      二者一对照,哪个更令人怜惜,令人心动啊!
      肯定是善良美丽的表妹外室了,当时他这颗男儿心怕就是偏掉了,但是,他一定还在心里告诉自己,他其实是因为孝道,因为感恩,所以他一定要给全心全意Ai他的表妹外室,割R喂母,做出极大牺牲的表妹外室一个交代,他不是不遵守誓言,而是道义难违。
      所以,他想要将表妹外室抬进府里,不过是想要成全情义,长公主不肯,是她不懂事,不T谅他的苦处。
      或许当时,这样想的不只是威远侯,还有很多人背后也是这般想的。
      人家那位表妹外室因为一块R,瞬间从不知廉耻的外室,成了美丽善良的仙子,谁拒绝她入侯府,谁就是恶魔。
      金翰林似是看出锦好心里的想法,轻轻的笑了笑:“可是还没等此事有个结果,京城里就爆发了一场动乱,威远侯为救当今的圣上受了重伤,而长公主的儿子也在动乱中失踪。”
      “你知道我父亲,母亲是在什么地方捡到我的吗?”金翰林笑容依旧淡淡,可是他的神情却越发的不寻常,语气中也多了一丝激动。
      锦好心中一动,心里似有所悟,伸手,轻轻的握住他的手,金翰林神情一滞,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父亲和母亲是在乱葬岗里捡到我的,当时我被喂了剧毒药,已经奄奄一息,我还记得到处都是野狗的吼声,耳边听着野狗不停的啃食骨头的声音,我以为我快要Si了……”
      锦好的心中一痛,她T会过Si亡的滋味,那时的他才多大。
      四岁,还是五岁?
      金翰林的脸sE沉的如同黑sE的夜空,Y冷无b:“父亲当时的儿子夭折,母亲日日到处寻找儿子,JiNg神失常。或许冥冥中自有注定,那日夜里母亲非要闹着找儿子,而且一个劲的往乱葬岗跑,她找到了我,当时野狗已经开始咬下我腿上的一块R,是母亲拼着命不要,护住了我,是父亲赶走了野狗,是他们给了我新的生命。”
      “母亲自从有了我之后,JiNg神居然清醒了过来,只是认定我是她的翰林,而,父亲费尽心思,遍尝百草,为我解毒,父亲担心,京城下药的仇人得到我未Si的消息,在我能移动的时候,就将我带回山谷镇,就是这般,我在床上躺了两年才能下床。”
      “长公主事后百般寻我,可是我心里却对她生怨,她有高贵的身份,有自己的护卫,却一个劲的沉迷与自己的悲伤之中,置自己的亲生儿子不顾,任由我陷入绝地,所以当她的人秘密寻到我的时候,我根本就不想回京。”
      “而,威远侯早就忘了我这个儿子,依着救驾有功,终于将那位表妹外室迎进了府里,还因为生儿子有功,抬为了平妻。他居然要将害他儿子的凶手抬为平妻,真是天下最大的笑话,这样的一个如此轻易就被假象蒙蔽了眼睛的男人,有什么资格做我的父亲?”
      金翰林的墨黑般的瞳孔中,不自觉的带上了一GU子彻骨的恨意,或许在他看来,威远侯b叶氏更值得恨,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金翰林的父亲,是应该在他年幼时,像一株参天大树一般给他遮风避雨的大树,可是威远侯做了什么,引狼入室不说,居然在叶氏害Si金翰林后,迎娶她,还要给她抬为平妻。
      难道,威远侯就半点不奇怪自个儿的儿子怎么就无缘无故失踪了?
      锦好不信那个男人就半点都不疑心,他不过是为了眼前虚假平静生活,而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金翰林眼底的那些恨意,如同寒冬中的冰河表面,凝结成薄薄的碎冰,透着层层寒气,仿佛要将身边的一起凝固。
      “长公主亲自去了山谷镇,打着的名头是去瞧瞧自个儿的亲妹子,天韵公主曾经居住过的别院,她同意了我的请求,让我留在了山谷镇,但是却为我准备了一百名最JiNgg的黑武士,在知晓我曾经中毒后,又遍寻天下,为我寻来一位用毒圣手,而她却回京,只是之后,她不再提和离之事,反而同意将叶氏抬为平妻,甚至容许她接二连三的生下子嗣,还不给威远侯纳妾,也不让威远侯再进她的房间,反而让威远侯全心全意的独宠叶氏。”
      锦好震惊的看着金翰林,为长公主的手段赞叹:这才是真nV人,对人狠,对自己更狠。
      站的越高,日后摔下来时,就会越痛,得到的越多,失去的时候,就会越加的凄惨,长公主不愧出自皇室,深深的明白其中的道理。
      只是,对自己何尝不是太狠了,要日夜面对谋害儿子的凶手,还要让她亲眼目睹自个儿丈夫对那nV人的宠Ai,这心里又是什么滋味。
      这份忍X,这份狠绝,又岂是一个痛字能够表达?
      “那……那……你现在准备认祖归宗了吗?”既然他们母子二人筹划了这么多年,想必是快要到了了结的时候了。
      “认祖归宗?”金翰林的放在腿上的手紧紧的握了起来,眼中隐隐有着冰棱般的寒意,屋檐的灯笼明明灭灭,仿若他此刻眼底的冷漠。
      他这模样,锦好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或许金翰林从头到尾只是想要一个听众,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安慰。
      “我从未想过认祖归宗。”金翰林竟然嗤笑一声,眼中露出那种道不清说不明的神sE:“锦好,我永远都不忘了那挣扎生Si一线的感觉,我永远都忘不了被野狗咬下那块R的疼痛,他们给我生育之恩,在那一天我就已经还给了他们,即便是长公主,也是她苦苦的寻找,随后几年的倾心相护,才让我动容。”而我肯认下她,也是因为你。
      这后面的话,金翰林自然没有和锦好说,只是声音越加的铿锵有力:“锦好,我这个人,看似随X,却最是固执,在我心里,我只记得一句话——一个人错了,就永远都不要去想后悔,因为世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卖。”
      金翰林最后的这句话,虽然说的风轻云淡,可是锦好却从中听出来深深的寒意和刻骨的冷漠,还有更多不用掩饰就清清楚楚能明白的恨意。
      这种恨意,被如此淡然的透露出来,反而更显得偏执来。
      锦好看着眼前的金翰林,发现不管他往日多么的飘然yu仙,其实本质上,他和自己是一类人,欠了我的,定然要加倍的还回来。
      他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生母的当日的淡漠,生父的薄情,乱葬岗的噩梦,都已经让他刻骨铭心,若是换成别人肯定无法理解他的这种情绪。
      可是对于重生而来的她,却是最明白不过,那种Si亡边缘的绝望,她也曾T会过。
      锦好十分明白金翰林的症状所在,却半点都没有劝导的心思。
      为什么要劝导呢?
      为什么坏人在害了人之后,还可以无所愧疚的活着,为什么那些所谓的亲人,在他痛苦的快要Si去的时候,还可以风花雪月。
      这样的人,不恨,不报复,怎么能说老天有眼?
      这是锦好第一次瞧见谪仙般的金翰林露出恨意,以往的他,总是一副冷静,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可是所有的冷静,飘逸的背后,却是别人看不到的伤口,腐烂结茧,却在里面化脓。
      这种恨意是金翰林的动力,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会成为天才,会成为神童了。
      轻轻的叹气,锦好紧紧的握紧金翰林显得有些发凉的手掌,缓慢而认真的说道:“表哥,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人这一辈子,总要为自己做点什么,世俗礼教与我们何g,人活着,不过唯心而已。”
      金翰林说完之后,隐隐有些后悔,天朝的人最重视孝道,而他这样不认祖宗,还想报复父亲的人,是会受到千夫所指的。

第12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