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13 北电的各路明星[1/2页]

华娱1997 胖一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兄弟情啊
      夜空中万千星点
      兄弟情啊
      红尘里无限光华
      兄弟情是没有色的酒
      兄弟情是没有墙的家啊…”
      跟随着伴唱唱完,录音室的曹轩抬头看了一眼玻璃墙外,戴着耳机的刘唤向他竖了一个大拇指。
      “刘哥,怎么样。”
      走出录音室,曹轩拿起自己杯子灌了口水,向刘唤询问道。
      “这次不错,你听听。”
      刘唤把手里的耳机递给曹轩,曹轩也不客气,接过戴上仔细听刚才的录歌。
      “是比之前感情再充沛了些,还是刘哥你教的办法好。”
      从5月10号开始录歌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十天。
      刘唤和曹轩那位老乡大姐已经录完了自己的歌曲,曹轩的《兄弟无数》也进入了尾声。
      这段共事时间,曹轩和大姐交流不多,只是刷了个脸熟,倒是和刘唤相交甚密,现在称呼已经从最初的刘老师改成刘哥。
      刘唤甚至在自己录完歌之后,专门停留了两天,就是为了帮助录歌经验尚浅的曹轩搞定《兄弟无数》。
      曹轩虽说在高中学了三年声乐,但小地方的教资水平也就那么回事,整体水平也就是业余偏上水准。
      所以,面对刘唤这位行业顶尖大佬一对一教导,曹轩可谓是收益匪浅。
      短短一周时间,他就从刘唤身上学到了不少歌唱技巧和经验。
      将来若是吃透了,唱功突飞猛进不敢说,上个小台阶问题不大。
      歇了一会,曹轩养足精神,进录音室又唱了两遍,和刘唤已经录音师听完,觉得效果不错,就打电话叫来了《水浒传》剧组在京负责人。
      在负责人也没有提出异议后,其把这首歌拿回央视,交到剧组后期制作部门的手中,这首歌曹轩就算是交差了。
      当然,如果剧组后期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和调整,曹轩会过来再行配合。
      为了感谢刘唤这些天对自己的帮助和指点,曹轩特地找了一家还算地道的津市菜馆,请身为津市人的刘唤吃饭。
      锅塌三样、八珍豆腐、红烧牛窝骨、传统全爆,再加一个番茄蛋花汤。
      曹轩本想点两道海鲜的,但刘唤不让,说是海鲜吃的就是个鲜活,想吃去津市现杀刚从码头捞的,京城的海货都养蔫了,不“新鲜”。
      不想掺和京城和津市两大直辖市人民的日常相爱相杀的曹轩当成没听见,刘唤不吃海鲜,就换其他菜。
      刘唤开车,不能喝酒,就换了京城特产北冰洋,曹轩自己要了两杯豆奶。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亏着了,曹轩长大不爱喝饮料,独爱奶饮。
      牛奶、钙奶、酸奶、豆奶、花生奶、核桃奶……来者不拒,哪怕因此让人嘲笑一个大男人爱喝奶,也全当没听见。
      这家馆子厨师手艺不错,尤其是那道红烧牛窝骨,软烂咸鲜,满口肉香,而且因为肉筋多,虽然满满的都是胶原蛋白,但吃着并不腻,让曹轩颇感惊艳。
      吃罢了饭,刘唤还带着曹轩去他任职的京城对外经贸大学逛了逛。
      刘唤在93年就入职对外经贸大学,主要教授《西方音乐史》,并兼教一些法语课,是正儿八经的大学副教授。
      曹轩一直对高考落榜,没能上大学而深以为憾,

013 北电的各路明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