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 闪星录歌记[1/2页]

生活因你火热 小拉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连续两天有出行计划的晏清苗妙二人组,周四这天并没有骑电动车。
      原因很简单,苗妙定下来的这间叫做闪星录音工作室的录音棚位于帝都北五环附近的草场地艺术村,离什刹海距离大概有十五公里。
      苗妙提前就约好了专车,他俩上午九点就到了闪星工作室。
      横空出世的《才华有限公司》加到了今天的录音计划里,这首歌的标准比《立秋》那种小样级的deo高了几个级别,一天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
      前世晏清对音乐制作的态度又是精益求精,他甚至记不清自己年轻那会骂哭过多少次新人。
      简单和闪星录音工作室主理人邓文斌寒暄几句后,晏清就对主理人邓文斌提出要马上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晏清来之前就做好了详细的规划,从苗妙汇报内容中得知晏清之前就进过录音棚、还灌制发行过唱片,所以他不担心自己拥有的录音技能会引发怀疑。
      晏清计划上午过来先做好那首《立秋》的编曲工作,让苗妙先跟着伴奏多做几轮试唱练习,这段时间他可以继续接着做《才华有限公司》的编曲。
      一切进展顺利的话,这个顺利指的是如果这个平行时空的录音制作工具没有因为蝴蝶效应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上午应该就可以进棚录两首歌的人声和声部分。
      下午按着计划先录《才华有限公司》的人声干音分轨,再用ds数字效果器混出数字母带音频。
      两首歌编曲风格都相对简单,基本上只有民谣吉他和一些极简单的和声配乐,晏清脑子里面已经有了成品效果,所以他才有自信能一天内完成全部制作工作。
      不然按照他之前的严苛标准,制作一首歌即使再顺利周期也至少需要四天时间。
      晏清很直接了当的请邓文斌拉出录音棚里的设备清单,方便他挑选编曲制作的音乐工作站(daw)、idi键盘、录音话筒、监听耳机歌手监听耳机、ds数字效果器等录音软件和设备。
      邓文斌一听,得,棚里今儿进行家了,他也不含糊,直接让自己助手进办公室打印了份最新得设备清单出来。
      毕竟他手里有货心里不慌,闪星工作室好歹也被业内公认是全帝都规模最大的独立录音公司。
      邓文斌把清单递给晏清,还挤眉弄眼地说:
      “您可真是来对时候了,巧了不是,我这上个月刚从德国和奥地利更新了一批设备,您这消息真够灵通的。”
      晏清看到的清单中赫赫列着“asnevegenesysbck”数字调音台,光这种前世单台价格接近五十万的设备就能抵上两家小型录音棚的全部投资了,心里对这家独立录音工作室的设备水平还算满意。
      他点头回应着邓文斌,手上飞速地勾选着自己要的设备。
      晏清勾选完之后把清单递还给了邓文斌。
      “邓总,麻烦您尽快给安排上,先找个人带我去录音棚的控制室编曲吧。”
      邓文斌看着晏清勾选好的清单:
      数字调音台:asnevegenesysbck
      编曲软件:rotoolsultiate
      idi键盘、踏板:aria2
      录音话筒:akgc12vr
      监听耳机:akgk271k11
      歌手监听耳机:akgk92
      ds数字效果器:tasterg6000
      “乖乖,老行家了,基本上把我这最好的设备挑完了。原本以为晏清不过准备跨界玩票一把,看这架势这几年他没怎么拍电影,反而在音乐制作上下了不浅的功夫。”
      毕竟两边上一次合作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邓文斌心里这般想着。
      邓文斌把晏清勾选好的清单交给助手,安排人手去棚里安装晏清要的设备,自己带着晏清进了闪星最大的那间一号录音棚。
      他们工作室最贵的设备,那台价值四十六万的数字调音台就装在了这间一号棚录音控制室。
      等闪星的编曲工程师打开了数字调音台,激活了搭载rotoolsultiate软件的音乐工作站、更换完晏清指定的idi键盘和踏板后,手上还对着晏清比划了个邀请的动作。
      “晏先生,请吧。”
      晏清也不怯场,直接带上监听耳机一屁股坐下来,在软件上熟练的设置好自己早确定好的几段伴奏分轨所需的虚拟乐器参数。
      在闪星这一大帮子录音棚专业人士的围观下,晏清直接开始操作着idi键盘和踏板,将一段一段的模拟乐器干声分轨输进了音乐工作站中。
      先是最简单的干声音轨:沙锤音效和声、然后是主奏乐器a型吉他、间奏solo乐器小提琴、和声乐器贝斯架子鼓擦片等。
      带上监听耳机后,晏清仿佛根本听不到背后嘈杂的议论声,只是一段一段的监听着各条干音分轨的效果。
      从他坐下到完成分轨合并耗时不到半小时,除了人声和声分轨外的《立秋》伴奏就这样做完了。
      晏清跟邓文斌确认了一下录音控制室的主监听音箱是否可以使用。看到邓文斌呆呆地点头后,他很干脆地播放出来了这段暂缺人声和音的伴奏旋律。
      这段旋律从昂贵的主监听音箱里缓缓在声学优化得不错的录音控制室徜徉开来。一次编曲极高的完成度成功将周遭那种明显是“看愣头青的目瞪口呆”变成了“看到大神的瞠目结舌”。
      …………
      “一次编曲就全部到位了,完全不需要调整,即使提前背下整套编曲,我能做到一点错都不出么?”
      “这绝对是监听级别的耳力。”
      “rotools上个月才版本大更新,他玩得比培训老师还溜啊。”
      “晏老师对这些设备的熟练度比我们高多了。”
      …………
      围观的编曲、录音、混音专业工程师们不知不觉的将原本的称

第二十章 闪星录歌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