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紫禁城,御书房。
      崇祯敲了敲发酸的颈椎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大伴,把前几天朕穿的那件袍子找来,午后咱们去京营看看。”
      “是,老奴这就去。”
      王承恩先是应了一句,然后斟酌着开口道:“皇爷,成国公执掌京营,此行要不要让成国公陪同。”
      崇祯闻言摆了摆手:“不用,朕自己去就行。”
      王承恩愣了愣,脸上透着些许难色:“皇爷此去京营不着龙袍、不摆圣架、不让人陪同,京营的人不认识陛下,怕是不会让皇爷进营。”
      听到这话,崇祯忍不住撇头看了一眼王承恩,随即打趣道:“大伴,你身为朕的贴身秉笔太监,难道连一张兵部的视察文书都搞不到?”
      王承恩听得老脸一红,赶忙躬身:“是老奴愚钝,老奴这就去办。”
      半个时辰后,崇祯一身青色锦缎华服,带着王承恩一行十几人牵着马出了皇城。
      走在出城的街道上,崇祯四下打量,这一路上都能看到身着顺天府衙门制服的差官在不同的路段给灾民发放馒头和米粥。
      目光所过之处,隐于街角的流民已经没了,与恶犬争食的乞丐和头插枯黄稻草的童男童女也消失不见。
      从这些领到馒头米粥的灾民脸上已经能看到少许的镇定与欣喜,目光也不再那么无神,身上的精气神多了,破败腐朽之气少了。
      看着这一切,崇祯很是欣慰的暗自点头,这是他穿越这几天以来最值得高兴的事了。
      冯琦、孙传庭短短三日能做到这种地步,实属不易,可见两人在救灾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只不过救灾事宜任重道远,仅如此是不够的,还得尽快实施后面的改革才行。
      崇祯心里盘算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外城城门口,随后一行人跃上马背,向着京营驻地方向而去。
      京营的驻地原本是分散在顺义、通州、门头沟、大兴几地的。
      只因崇祯三年和崇祯七年皇太极曾两次入关兵围京师,所以兵部才集中把京营调到距离京师更近的丰台,以便于遇事能做到快速反应。
      京营的前身是明成祖朱棣组建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只是到了明末,三大营因拱卫京师才多了个京营的称谓。
      三大营名字不同,兵种和分属的职能也不尽相同。
      三大营里面大家最为熟知的莫过于神机营,神机营是由完全的火铳兵和炮兵组成,组建之初只有五千人,神机营虽然人不多但战力非凡。
      五军营则是由少量骑兵和步兵组成,也是三大营里人数最多的。
      三千营是纯粹的骑兵,由重骑兵和轻骑兵组成,组建之初只有投降的三千蒙古骑兵,也正是因此才叫三千营。
      后又经明成祖多次扩军,三千营最巅峰时期人数一度达到十二万之众。
      当然了,三大营最辉煌、最巅峰也是在明成祖在位期间。
      那时候三大营的兵力高达四十八

第26章 出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