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四章:超低空突破防线[2/2页]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三寸寒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氙,没有哪个国家会想不开去复制这种东西。
      除非是用于军事作战行动,否则一次性消耗掉二十个亿,简直亏到内裤都得卖掉。
      不过上面的电磁型推进系统、航天飞机表面的保护层和隔温层使用的技术和材料这些东西还是很不错的。
      这些东西能拆解下来研究透,能应用的地方也不少。
      但这些东西相对于耗能极低的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来说,价值就远远不如了。
      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可是逼的五常召开了联合国会议,修改了各国领空上限以及军事条约方面的东西。
      领空是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的领陆和领水上的空气空间。
      对于一国领空的高度应该有多高,目前国际法尚无明确规定。
      但一般认为不应低于传统航空器飞行高度,大概离地面三十公里到四十公里左右。
      一般默认也就是三十五公里左右。
      随着各大国对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的研究深入,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国将电推进发动机部署到了战斗机上。
      而一架部署了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的飞机,能轻轻松松飞到几十公里的高空中。
      这个高度,已经打破了各国的公认默契的领空高度了。
      可以说一台发动机,改变了过去几十年的战争模式。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尽管各国都在研究高空武器或者高空战略轰炸手段。
      但没有谁能想到,在这么快的未来,威胁会从最高二十千米上升到一百千米的高空中。
      这种东西,就如同核弹一样是一种战略威胁。
      庆幸的是,这玩意不是某一个国家独立研发出来的,而是各国都有,相互制衡。
      否则要是如米国、岛国这些发起战争意愿极强的国家单独拿到了这东西,恐怕新一轮的战争又会开始了。
      能攀升到百公里高空的战机,其威慑力可丝毫不比核武差。
      常规导弹和核武导弹对于能运载和发射导弹的国家来说无非就是更换个导弹头的事情。
      特别是现在的战斗机在装备电推进发动机后,能飞上近百公里的高空,运载核武器简直不要太轻松。
      再加上各国的战机并不需要使用镧化镓硅太阳能发电板提供电能,所以在隐蔽方面还可以做到进一步的提高。
      最关键的是应用了电推进发动机后,战斗机的续航能力爆表了。
      越是先进,飞行速度越快的战斗机,对于燃料的要求,以及战机本身重量和性能的要求就越高。
      如今各国的第四代,甚至是第五代战斗机,其续航里程在外挂两个燃料箱的情况下,一般也不会超过五千公里。
      也就是说,它的作战半径只有两千五百公里左右。
      这还是相当先进的四代甚至是五代战机。
      如果是差一个两个级别的,作战半径甚至只有一千多公里。
      像老大哥研发的‘白天鹅那种加油一次,续航里程可达一万两千公里的轰炸机,就此一种而已。
      对比之下米国的f22猛禽战机续航里程两千九百千米,直接被秒成渣渣了。
      可以说老毛子依仗着白天鹅,几乎独步世界。
      只可惜,在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被应用到战斗机上,这个优势直接就没了。
      韩元当初可是驾驶着勒落三角飞行器绕着整个地球飞了整整两圈的,虽然采用了太阳能发电板补充能源,但可见电推进发动的续航和性能稳定性。
      特别是华国,研发三把手,改进一把手。
      在已经初步掌握了技术的情况下,华国弄出来一种续航里程超过两万公里的战斗机。
      续航接近半个赤道。
      这意味着这种战斗机,从华国本土起飞,可以抵达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而续航更强的是,军方的科技处还将镧化镓硅太阳能发电板和锂硫电池应用到了小型战斗机上。
      外形和整体几乎是全模仿韩元制造的勒落三角飞行器,但翼展要更长,更宽,表面能布置更多的太阳能发电板。
      不同点是,这些太阳能发电板表面覆盖了一层可以活动的装甲,在飞上天时,装甲可以打开,让下面的发电板能提供电能。
      需要时,又可以关上,提供极高的雷达隐蔽效果。
      这种战机,如果在外部太阳能发电板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电能的情况下,续航里程能做到极致。
      也就是说,只要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不过载,它能一直在天上飞。
      而且除了外部的太阳能发电板可以提供电能外,战斗机本身里面也自带电力系统,能提供一定的备用电能。
      除了续航外,因为模仿的垂直起降,在高智能的辅助下,这种战机能做到超低空飞行。
      这意味着他能突破绝大部分国家的雷达防线,甚至做到深入敌国内部侦探敌情。
      因为雷达是有缺陷的。
      目前的军用远程警戒雷达的探测距离在五百公里左右,如果是超视距雷达的话,探测距离可达几千公里。
      如果是特定的雷达或者大功率雷达的话,探测距离几乎可以覆盖整个近地轨道。
      但无论是哪一种雷达,都存在一定的盲区。
      而盲区最严重的地方,就是靠近地面的区域。
      这是因为电磁波是直线传播的,受地球曲率的限制以及山地的影响,雷达探测会产生一定的盲区。
      而越靠近地面,这个盲区越大,进而导致雷达看不到低空与超低空飞行的目标。
      所有地面雷达都会有一个超低空盲区,而且这个盲区也只能用预警机和高山雷达站来弥补。
      如果一架飞行器,能低于一百米的高空飞行,再加上山林地形复杂的话,完全是有可能躲避掉雷达的追踪而潜入其他国家不会发现的。
      如果是以十米或者更低的高度进行突防,那么除了预警机和高山雷达站以外,几乎可以突破所有的雷达网。
      但预警机和高山雷达,限制都很大。
      在九零年代的时候,曾有人驾驶轻型飞机从欧洲一路开进莫斯科。
      一直开到红场降落后才被发现,靠的就是超低空飞行来躲过雷达监控。
      当然,如果你想靠这种方式来进入京城,朝阳群众第一个不答应。

第三百四十四章:超低空突破防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