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二十五章 要两个[1/2页]

重生从零六开始 想蜗的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广洲东郊经济开发区,
      上次陈阳来这里参加奠基典礼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山地,除了村庄农田,就只有几条低等级公路,
      现在半年过去,原来平整的田地,已经摇身一变,化为一座工业新城,
      一条宽敞的双向八车道马路接通高速,直达工业新城门口,
      在入口处的两边,各有一根竖立的石柱,上面雕刻着几个大字,“广洲未来工业新城”,
      穿过两根石柱,便进到工业新城里面,
      车子缓缓减速,陈阳透过车窗,看着外面初具规模的商业街市,不禁有点惊讶,
      “不是今天才落成剪彩吗,怎么里面都已经有这么多人了?”
      邹蓉瞪了他一眼,说道,“昨晚我说给你讲讲工业新城的情况,你不听,还非要捣乱,现在傻眼了吧!”
      陈阳瞟了她一眼,
      嘿,一个秘书还敢跟老板甩脸色?
      家法伺候!
      邹蓉很快求饶,“嘻嘻,别乱动,我说我说。”
      整理好衣服,对着他皱皱鼻子,从公文包里翻出一份文件递给他,才说道,
      “虽然今天是落成剪彩,但早在一个月前,这里就已经有企业陆续入驻开工,
      最早的还是大麦精工和花火精工工业区,还有大江工业区,另外我们从几大银行收购的资产包,也在这个月陆续安装到位,
      目前这个工业新城里面,总共有三十七家公司启动了运营,涵盖了电子、家具、服装、玩具、食品、机械这些行业,
      算上配套的商业和服务业等,这里的常住人口总数,正好超过十万人,堪堪达到小城市的门槛标准。”
      听着邹蓉的讲解,看着手里的资料,陈阳眉头微皱,“怎么行业这么乱?”
      最初规划未来工业新城的时候,的确没有涉及到行业类别这一块,
      但后来黄珊提议,将未来工业新城复制到全国其他城市时,他就提出了因地制宜的要求,
      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未来工业新城,
      也就是说,某个工业新城所在的地区,特色优势是纺织,那就将与纺织相关的,比如棉纺、织造、服装、印染等,共同构成某个产业链的企业,都集中起来,
      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小型经济生态圈,顺风顺水时可以提升效益,遭遇危机时也能抱团生存,增加抗风险能力。
      可现在,这个首家未来工业新城,却成了个大杂烩,这就与最初的规划相违背了。
      听到陈阳的话,邹蓉立刻说道,“这个珊姐在简报里有说过,”
      就在这时,车子缓缓停下,
      这里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广场,也是整座未来工业新城商住区最大的活动场地,今天的剪彩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
      车门打开,乔光辉早已抢先一步等候在门口,戴守良也正快步走来,在他身后还有一个女的,正是创未来首任ceo蔡娅萍,后面还跟着一大票人,
      恒立是未来工业新城的开发方,创未来是运营方,他们两个自然都要出席。
      等到陈阳和邹蓉下来,两人立刻上前问好,
      陈阳笑了笑,左右看了一眼,才说道,“黄总呢,到了吗?”
      戴守良说道,“刚打过电话,说是还有两分钟就到。”
      陈阳点点头,“嗯,好。”
      说着就往里走,
      结果没走几步,一声喇叭声在身后响起,
      陈阳回头一看,黄珊的座驾从远处驶来,稳稳地停在自己的商务车旁边,
      黄珊推门下车,快走了两步,对着陈阳和邹蓉笑道,“看来你们也是刚到,我就没晚!”
      陈老板撇撇嘴,“凡是在老板后面到的,都算迟到!”
      黄珊翻了个白眼,“你还好意思说,昨天晚上你连夜把飞机调走,要不是还有个商务航空公司,我都要包机回来了!”
      陈老板理直气壮地说道,“商务飞机公司不就是干这事儿的吗!”
      顿了一下,他才反应过来,“你从哪里飞回来的?”
      黄珊两手一摊,“北金啊,本来我都算好了五点钟起飞,到了南砂机场再转直升机回公司,赶到这里应该还不到九点,结果就是换了飞机,才晚了十分钟!”
      “哦,那是挺辛苦的,”
      陈老板对得力下属的抱怨充耳不闻,一边往里走,一边左顾而言他,“既然你来了,那正好直接问你,刚才我还在说,这里怎么汇集了那么多个行业,不是要搞集群化发展的吗?”
      “哦,这个呀,”
      黄珊一听,就知道老板又没看简报,蓉蓉也还没来得及跟他说,便直接说道,“两个原因,其他地方的项目启动比较晚,还没有正式落成,而我们接收的资产包里面,有一部分资源还挺不错,基本上可以满足搬迁后就开工,
      所以他们经过讨论之后,建议在不影响当地工业新城企业入驻数量的前提下,把可以启动的工厂都先放到这里,
      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充人气,也不浪费资源,
      至于说以后,再慢慢调整也不迟。”
      “唔,理解了,”
      陈阳点点头,又问道,“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需要给其他地方的工业新城,提供一个运营标杆,”
      黄珊说道,“在这里启动之前,我们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运营经验,基本上都集中在电子通信方面,
      其他的比如服装、玩具、食品这些,之前都没有真正接触过,
      现在把这些企业也放进来,可以为我们以后的大规模运营,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毕竟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点,咱们做事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我觉得他们的建议不错,就同意了。”
      “哦,懂了,”
      陈阳一边点着头,一边跟着戴守良往里走,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个会议室。
      戴守良躬身笑道,“陈总,黄总,邹总,你们先在这里歇歇,领导估计还有十分钟就到。”
     

第六百二十五章 要两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