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这等地步吧?”
      《礼记》里说,国家的资储备,不够九年用就是不富足,不够六年用就会告急,不够三年用就不能称之为国家,大汉才脱离打匈奴这泥潭不足三年,国储不足,又遭了年灾,陛下免了不百姓租赋,并且下达四十税的政令,现在别说九年的资储备了,能有三年储粮,他们就可以笑出声了。
      现在居然有千六百万石?!
      骗人的吧!
      大农令道:“水灾因着提前改了部河道,加堵住多数汛急缺口,受灾并不十严重。又有百姓被提前迁走,去往异乡开垦土地,陛下圣明,免了他们租赋,百姓手中有余粮,便选择将其出售与官府——除这些饥民,有其余地方农人,皆选择将粮食售卖与官府,又有当年赋税,年下来,仓中粟积成多,自然便多了。”
      这两年,刘彻又是打赢匈奴,又是在国直播中露脸,答应降服匈奴后不随便开启战争,收割了波民心,相对于商贾,许多农人都更愿意相信朝廷,粮食保护价格政策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在这以农为本,由朝廷安排资源更能使国家上下拧成条麻绳的社会,这政策能够合理的,大范围的将民间粮食收到国库中,再在需要时发出去。
      今就是需要的时候了。
      千六百万石粟确实很多,摊到十几郡,两三百万人口里,能保证他们三月的口粮,三月后就是七八月,关东以地区秋收即将到来,国库粮食便能再次丰盈,到时,调出部粮种,以极低价格借与饥民,这年灾情就能平稳过去了。
      精卫沉默着,这时候,轻飘飘报了出来:“后年山东有蝗,再过两年有旱灾……”
      便在这时,大汉君臣隐约听见殿有雷鸣声。
      精卫语句顿也未顿,继续往下说:“再年,旱灾并雪灾齐聚,再年,旱灾与雹灾将降临……”
      那雷鸣声越来越大。
      刘彻脑海里陡然跳出词:天罚。
      然而,精卫似乎瞥了殿,手掌抬起,道亮白光芒射出,雷鸣声便消失了。
      刘彻松了口气。
      好好,来应当是因为精卫父亲是天帝。天又怎么会罚帝女呢。
      青霓收起掌心迷你强光手电筒,接着说:“再年,仍旱。”
      “又过两年,旱灾与蝗灾齐出。”
      “往后,连着三年,蝗灾不绝。”
      “蝗灾停止两年后,又有旱。”
      世人只说汉武帝穷兵黩武,说他治下海内户口减半,却绝口不提他统治时,这年又年的天灾,以及西汉低下的粮食产量。
      大汉君臣听得脑子空,像是被东西敲打了脑袋与躯干,只觉得头嗡嗡,心跳跳。
      有些人里闪烁起了泪光。
      为何大汉会此多灾多难,难道上天对汉家不满吗!若是不满,直接降雷劈死奸人便是,为何要让百姓遭灾!
      “再过两年……”
      精卫忽然垂首,手掌捂住嘴,咳嗽了两声。
      青霓迅速把仓库里准备的小袋子塞嘴里咬破,在里面液体涌出来后,袋子立即塞回仓库,大汉君臣便发现精卫指缝有血渗出——那颜色是灿金,若非血腥味散发出来,他们也不定能确定那是神血。
      刘彻明明直都擅长忍耐,太皇太后执政时,他能视手中权力多先行忍耐,匈奴嚣张时,他能视国情先行忍耐,就算是之前很长段时间都追寻不到精卫,他也能忍耐地慢慢寻找。而今,他瞳孔中映着那抹金时,完无法忍耐,烘的站起来,焦急道:“来人,传侍医!”
      “不必。咳咳——”精卫抬,制止了刘彻,祂将手掌放了下来,金色血液刺着众人球。
      祂坚定地说下去:“再过两年,有旱灾。”
      再往后便有了,人间不可能有天灾,要么是精卫不愿意说,要么……是精卫无法再往下说了。
      有人觉得会是前者。
      事实上,历史记载,明年有江河决溢,然而,刘彻已开始治河,治河时间比历史上的更早,青霓也不确定明年会不会有水灾。
      既然不确定,那就不能说,宁可不说,让汉人误以为精卫是因着天罚,只能挑紧要的说,也不能预言出错,否则,他们对后面的灾情到来,就会产生怀疑心理。
      “天神……”
      刘彻开口,才发觉自己嗓音哑得厉害。
      他垂首,缓缓弯腰,重重行礼。
      群臣接站起来,殿下甲士亦面向精卫,他们弯下了腰,为了来到人间的,唯的太阳。
      青霓有那种假死,让人家悲痛的爱好,只是摇摇头,轻声说:“无事,养养就好了。”
      祂轻描淡写地说完此句,便继续说祂所关注的事情:“果……”
      精卫:“果我能让你们今年雹灾无人伤亡,换来整年发展农事,倘使明年无灾,后年蝗灾能平安度过吗?蝗灾过后,有两年修生养息,改农具,推广田法,共四年为基础,再有后世农业知识,你们能度过再之后,几乎连绵不断的天灾吗?”

第295章 唯一太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