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皓的死也为北宫敏成为世子扫除了障碍,正中了俞珪等谋士的下怀,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把北宫敏推上世子位,也不会建议北宫达出兵。
      所以,此事的处理结果,很可能就是天子重责晋王,让北宫达全了面子,再加封北宫氏一族,萧暥从北境退兵,割让一两座城池,虚荣加上实际的好处,此事就这样了结。
      这是皇室、诸侯、世族、谋士之间博弈的结果。
      但老百姓不会理解这些。
      他们的的想法很质朴,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岂有不报的道理?北宫达拥兵百万,萧暥是挡不住的。
      到时候襄州血流漂杵,还不如趁着北宫达大军未到,赶紧逃离。
      残阳照着陇间一片青青稻田,车声已辚辚远去。
      魏瑄站在田埂间,望着他们扶老携幼又一次踏上了背井离乡之路。
      乱世漂泊,日暮途远。
      一只渡鸦掠翅飞过稻田上空,漆黑的羽翼遮住了稀薄的斜阳,在田间投下一道怪影。
      营帐中
      云越道:“主公,谣言再传播下去,逃离襄州的人怕是会更多。主公需立即下令,任何胆敢传谣者立斩。”
      “没用的,”魏瑄道,“这不是谣言。谣言可以澄清,但北宫皓确实死于襄州。至于北宫达会不会因此发兵南下,云副将,你能保证一定不会吗?”
      “这……”云越看向萧暥,“主公?”
      萧暥凝眉,魏瑄说的没错,纸包不住火,北宫皓之死早晚会传遍襄州。
      他只是奇怪,黄龙城之战结束不到五天,连他的军报都还没送到大梁,民间的消息怎么就传播得那么快?竟比他的军报都要快!
      难道是有人在刻意散布消息?同时还顺便释放出一个信号:北宫达要屠襄州为子复仇。以引起百姓恐慌。
      襄州百姓原本都是避乱而来,他们历经过无数兵祸与屠杀,早就是惊弓之鸟。禁不起惊吓。
      “主公,现在正是四月农忙,百姓都跑了,田地谁来种?”瞿钢心急火燎道,“撇下半个月,地里就长满草了!”
      “咳咳……”萧暥止不住侧首低咳,烛火下容色苍白,眉目间有沉沉的倦色。
      “主公!”云越赶紧给他抚背,又掠了一眼瞿钢,让他闭嘴。
      萧暥此番昼夜兼程、不顾劳病赶往黄龙城,力求一场快仗,就是为了不耽误农忙春耕。
      如今敌军败退,百姓却纷纷离乡避难,不出多久,襄州千顷良田就要成为千顷荒地。错过了四月春耕,囤粮新□□诸东流,一年之内筹足军粮的备战计划也成泡影。
      就在这时,伏虎大步进帐:“大统领,高刺史有急报。”
      萧暥霍然抬首,  “呈上来!”
      这一看之下,众人心中更是拔凉。
      高严在报告中写道:襄州各地百姓闻北宫皓死,深惧北宫达举兵复仇,纷纷弃家抛业南逃。他贴出告示安民,苦劝无效,这几日田地无人耕种,有些郡县十室九空。
      云越断然道:“主公,不能再等了,立即在各州郡沿途设卡,严禁百姓离乡!”
      萧暥道:“当年我在安阳城屯田,招募流民耕种,禄铮怕百姓前来投我,就让其妻弟田瑁在道路设卡,阻止百姓离境。如今我若也那么做,和当年的禄铮何异?”
      “不一样,禄铮设卡是为了盘剥百姓,主公是救百姓!”
      魏瑄道,“沿途设卡,严禁百姓离乡乃饮鸩止渴之法,虽能阻止百姓外逃,却会使得人人自危,更加无心耕作。最后人虽留下了,但田地依旧荒芜了,云副将难道还能驱使士兵拿刀逼着他们种地吗?”
      “你……!”云越一愣,咬了咬薄唇。
      瞿钢恼恨地骨节咯咯直响:“这、这就没办法了吗?”
      战场上,千军万马之中,矢石交攻之际,他们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现在却束手无策。流言不是刀戟,却是射向人心的毒箭!
      烛火下魏瑄目光幽沉,他已经猜到了这是谁人手笔。
      不动一兵一卒,只要利用人们心中的恐慌,就足以摧毁襄州的屯田新政。
      难怪北宫皓必须死,还必须要千里迢迢赶来襄州送死!
      之前,他还单纯地以为黑袍人是想提前挑起萧暥和北宫达之间的决战,他错了,黑袍人想要的不是战火燎原,而是不战而胜。
      用不了多久,流言传遍雍襄两州,北宫达都不需要真的出兵,只需要配合在边境做出一些调兵的假象,便可使得雍襄百姓人心惶惶,纷纷外逃。
      这就像一柄高悬在头顶的利剑,一旦落下,反倒失去了威慑力。
      如果说谢映之谋的是大势,那么黑袍人算的是人心。
      摇曳的烛火在帐幕上投下的重重阴影,在魏瑄心中生出一阵窒息之感。
      看来他的手腕、智计、格局和黑袍人相比还差得远,根本就不是对手。当初黑袍人在枕霞湖畔草堂,还真是跟他闲聊罢了。
      暮春的傍晚,外头传来鸟雀归林的喧声。显得帐中分外寂静。
      这时,一直沉默的卫宛忽然道:“他怎么说?”
      魏瑄睫毛微微一霎,眸中精光一闪又瞬息沉入了幽寂的眼神中。
      这句话,卫宛看似问萧暥,其实又不是问萧暥。
      萧暥的指间正拈着一颗青梅,最后几颗了,他舍不得吃。
      魏瑄已心中了然。
      谢映之道:唯有魏将军北上。
      “这一战至此,已是人心之战了,百姓相信谁能赢,谁能庇护他们,他们才会回来。”
      “他们相信唯有魏将军能战胜北宫达的百万雄兵,也可以托付举族性命。”
      萧暥明白,他不仅是帝国的东南屏障,也是大雍百姓心中的屏障。
      谢映之道:“小宇,目前不要再北上了,原地驻扎,并即刻派人去追赶魏将军,请魏将军护送晋王进京,沿途便可安定民心。”
      可是,一想到魏西陵要进京,萧暥心中无端地就涌起一阵不安。
      历史上,坐镇一方的诸侯被召进京都没好事,皇帝忌惮谁,就会召他进京。因为诸侯一旦调离封地,和他的下属军队分开,就处于被动,甚至危险之中。
      虽然如今的皇帝只是个傀儡,中书台建立后,大梁城的军政大权基本都掌控在他手中,他当然不会做出对魏西陵不利的事情。
      但是尽管如此,朝堂局势波诡云谲。魏西陵为人磊落,他不想看他在这勾心斗角的朝廷里,和那些心机叵测、老奸巨猾之辈周旋。
      他也不希望魏西陵离开江州。
      私心里,他想把那人一直留在江南的杏花烟雨中,不要来这北国霜雪之地。
      这个地方,有他一个人守着,就够了。
      就在这时,帐门再次掀起,伏虎匆匆入内道:“大统领,远处道上烟尘滚滚,似有骑兵。”
      萧暥一惊,立即出帐,云越匆忙取下披风跟上。
      此刻,天色已暗,寥落的星辰散落在旷野上,天空一片墨蓝。
      萧暥站在刚才高坡上,再次迎风远眺,只见在广袤的平原上席卷起滚滚烟尘,由远及近而来。
      当最后一缕余晖落下山梁,他看到了暮风中猎猎飞扬的魏字战旗!
      这一刻,他伫立在高坡上,忽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千军万马之中,夕阳的余晖映着魏西陵一袭银甲,炫目的轻寒。
      这一次,他回头了,他追上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去就是京城的蜜月了  →_→
      感谢在20210719  23:11:41~20210725  00:08: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北辰小狐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不吃菠菜呐  2个;夕玦、胖团子、宛叶、羡羡、北辰小狐、l

第381章 人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