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站着的小羽脸瞬间烧红了,“嫂子!”
小羽如今17岁,圆乎乎的小姑娘抽了条,瓜子脸蛋儿,大眼睛,小嘴唇,身量纤细苗条,等过了年,估摸着上门提亲的人,能把张家的门槛给踩碎咯。
庞眉噎了一下,讪讪的,“小羽你咋这会儿回来了。”
沈窈窕招招手,小羽挪过去,“寒叔带我熟悉了一下,就让我回来了,明天才正式上工呢。”
而且羊圈的活她做着也顺手的很,这几年没少给沈窈窕帮忙,喂羊是个啥章程都熟悉的很。
说起羊圈,刚刚提起的那个话题,自然被人都有意无意的抛下了。
小羽还说起自己刚刚才听着的信儿,“对了,姐你们羊养的好,长膘。然后寒叔说今年秋收前把猪圈盖起来,把猪也圈起来养呢!”
说起养猪,那简直一言难尽。
猪苗是大队统一购置的,然后再由大队分配下去,这其中分给家庭贫困的户比较多。
基本上,贫困户人口多,为了吃饱饭那自然是牟足了劲儿的干活的,把猪苗分配给这样的人家,也算是一种暗地里的补贴
养了大半年的猪苗到了能出栏的体重便统一赶到公社收购站,要求任务猪的体重基本上在一百三十斤。
若是猪苗养的好,养到了一百五十斤,那么余下二十斤,十斤交到集体统一分配,剩下的十斤就是多劳多得的奖励。
而且,猪苗也不是发到农家就不管了的,大队里还会经常性分下来一些好料子做加餐。
平日里再指挥孩子们弄些猪爱吃的草料,养到一百三十斤还是很轻松的。
去年大坪村就有个婶子养猪得劲儿,一举养出个猪王来。
到了公社收购站,那体重简直独领风骚。
收购站的负责人一瞅见那大肥猪就挪不动道儿了,直接喊了大坪村的插队,优先交任务猪。
上了秤,好么,二百二十八斤。
婶子算计着能分到的猪肉,乐的脸都笑僵了,大坪村一举成名,寒叔也在公社里得够了脸面。
回来时,婶子也凭借着猪王,领了49斤的猪肉回家,全家喜滋滋的过了个大肥年。
就这还不算完,收购站把猪王的信儿报上去,上头的领导还给奖励了一个搪瓷茶缸和一条毛巾,甚至还说了口信儿,今年的评优评先,肯定有大坪村的一份儿。
张寒那叫一个高兴啊!
评优评先啊!
说起这回事,沈窈窕就懂了,庞眉倒是扑哧一声,笑了,对着沈窈窕道:“你啊,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咋了?还有故事吗?”
“那肯定有,你还记着村尾的老黑一家吗。”
老黑一家也是个奇葩,家里个顶个的穷,精穷。
又懒又穷。
到了冬日,都不能出来见人的地步。
你说为啥?家里没棉衣呗,一大家子四五个男人,就一条棉裤,谁有事儿出去就套上,没事儿就光着屁股坐在炕上不动弹。
一年一年,就这么混着过来了。
猪苗就是在他们家出的事儿。
&nb
第291章 猪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