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9节 耀州纪[1/2页]

大唐第一庄 晨风天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李元兴订下的这个数据,是经过武?紫晗讣扑愕淖畲蟛?艿囊话搿R??溃??鲆?葜挥胁坏绞?蚺┗В??抑值闹挥腥?墒橇甘常??竺婊?值氖且┎模?褂惺鳌
      耀州除去军队,至少有五十万人是干活的,仅仅只有两大两小四个产业。
      其中大产业,钢铁、水泥。李元兴对生铁要求,仅仅就是一年才两千多吨,后世那些黑钢厂,雇佣的员工不到一百人,一年就有一千多吨的产量。放在大唐,就算是纯人力劳作,武?赘?募扑惴绞绞牵?渴?蛉耍?荒晡迩Ф痔??俊
      毕竟,管理的方式、许多器械、炼铁的理论都来自后世,区区二千吨,太少,太少!
      另外一个大产业就是水泥,武?赘?募扑闶前耸?蚨郑?簿褪谴筇频囊磺Я?偻蚪铮?钤?嗣桓姨幔??孪抛×苏庑┤恕
      小产量两个,一个是药材与中成药,另一个就是李元兴种的树。
      树名杜仲,丝棉木的一种。落叶树种。
      杜仲本就是中药材,但李元兴让种这个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中药,也不是为了那一点点木棉,真正要的是杜仲胶,比橡胶只好不差的,后世用于航空领域的特殊橡胶。
      李元兴心在憧憬着。
      崔敦礼真的吓坏了,这个数量太惊人,这是要卢承庆的命呀。
      “殿下,下臣给卢主薄求个情,这数量可否减一减。”崔敦礼在李元兴身旁说道。
      “哼!”李元兴冷哼一声:“你知道本王心中耀州钢铁与水泥产量的巅峰数值吗?”
      “请殿下示下!”
      “钢铁一千万斤、水泥二万万斤。贞观五年前。每年!”李元兴将每年念的极重。
      崔敦礼脸sè苍白,他可是知道大唐现在全境的年产量的。整个大唐,一年都没有一千万斤钢铁,耀州这一州之地,竟然每年就要达到大唐全年的数字。
      “这是初建,许多工坊还没有建好,矿井也没有弄好,本王给了少了一些的数额。每年加两成,贞观四年达到本王说的数值,只能更高。不能低。贞观五年至少再高两成。”
      李元兴有的不是信心。而是绝对可靠的数据。
      钢铁五千吨、水泥才十万吨,太少,实在是太少了。李元兴还作梦修铁路呢!
      说完,李元兴就往工坊外走。没走几步又停下了:“马原!你把碎石机搞好了。来秦王庄。本王传你一样神器。”
      “谢殿下!”马原大礼跪伏。
      出了工坊。崔敦礼又说道:“下臣心中惶恐,实为不安。”
      “老崔!”李元兴笑了,叫了一声老崔。崔敦礼愣住了,要知道李元兴一直是称呼他为崔长史的,这是官方的称呼,一声老崔倒是亲近了许多。
      李元兴又说道:“本王问你,给你十万亩。本王要二十万石粮食,你能作到吗?”
      “下臣必定完成!”
      “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你知道亩产有多少。多少田地有多少产出。换到耀州也一样,本王清楚的知道,每天可以挖多少铁矿石,有多少个炉子可以开工,每个炉子每天有多少铁水出来,焦炭能够支持多少炉子。你懂了吗?”
      “下臣懂了!”崔敦礼只是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让李元兴这么一解释,他倒是明白了,这工坊大量生产其实就是田地是一个道理的。
      “再安排几个巧匠,铁匠炉子上的烟囱灰也是好东西,要学会收集。还有,控制烟量。本王不希望几年之后,耀州到处都是黑了,空中全是黑烟。还有那水泥工坊,好好想一想办法,不要在乎银钱,本王不想看到周边几十里,树叶上都是灰。”
      李元兴这是在考虑环境的治理了。
      “殿下英明,下臣也认为耀州应该风景如画才对。前些天,有位工匠提出建议,这铁匠工坊污水可以沉淀,里面可以提炼出银子来,也不用把黑水排入河中。那黑水会让河中的鱼死绝的!”
      “很好,赏,给他一个官职,让他用心。”
      崔敦礼拿出随身的小本记下了。
      “还有,那石灰吸多了会死人,让老孙想一想办法,多层麻布口罩还不够好!”
      “殿下,孙道长已经提出过数次意见了。现在那灰尘最多几处,用的全是死囚!”崔敦礼的想法也没有错,反正死囚是个死,餐餐给肉就是了。
      李元兴摇了摇头:“死囚也是人,我皇兄仁心天下!”
      “下臣懂了!”
      崔敦礼告退,他要去检查耀州这里的所有的报告文书,并且挑重点报给李元兴。
   &nb

第299节 耀州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