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之后的密室中藏着许多珍贵字画,上面已落满了灰尘,除此之外还搜出许多重要的往来书信,其中一些信件与当年的金州粮仓贪墨案有关。
另外,自暗室中还找到许多本账册,上面记载着粮食的去向,包括所得赃银流向了何处,每一笔都清清楚楚,甚至有部分流入了德妃宫中。
看账册,他竟是从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操作此事了。
最重要的是,根据账册来看,他贪墨的银两大半用了出去,却又能在事发之后交出五十万两白银,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这些书信与账册皆被呈上御前后,弘德帝勃然大怒,林侍郎的关系网也算得见天日。
不出意外的,这事又被翻出来彻查,满朝哗然,亲卫军与大理寺少卿常大人再次带人赶赴金州缉拿罪臣。
如此大案当前,卢弋替二皇子办的那点事不足挂齿,细查之下,卢员外郎早年替林侍郎做过不少徇私舞弊的事,但金州的案子他并未参与,卢家最终落了个流放的下场。
卢员外郎深知能被判流放得幸于他牵出的陈年大案,没有金州这桩大案,他定然会被斩首,但于卢家,这已是最好的结局了。
京中,陈大人也顺着账本在追查赃银的下落,顺带着也查处了几个官员,皆是私底下与林侍郎有过密切往来,现如今支持着二皇子的人。
这个结果,杜云杨喜闻乐见。
卢弋去陈大人那是他给出的主意。
这位陈大人曾是老太师的门生,据说早年在朝中没少受老太师关照,两家关系还算不错。
大皇子早年出事,陈大人或许并未对其抱有想法,但如今大皇子痊愈,他心中作何打算就不得而知了。
可话说回来,就是看在老太师这层关系上,陈大人便是不向着大皇子大概率也不会倒向二皇子,何况在杜云杨看来,送上门的功劳陈大人应该不会拒绝,卢弋想搏个活命的机会,陈大人是个不错的选择。
原本他是想将卢弋直接给丢到老太师府上的,可卢弋不见兔子不撒鹰,保不住卢府他什么都不肯说,太师府可不是大理寺,没办法立刻带着官兵将卢府围起来,宫里很快就要追查卢弋的下落,再晚,卢家上下还是要被大理寺拿了。
这一招也算是意外之喜,卢弋没与他说什么特别有用的东西,他那个爹倒是起了大作用,经此一事,二皇子的羽翼能被捡个七七八八。
德妃与二皇子被禁足,等他们知道这消息时,种种证据已经摆在面前,弘德帝开门见山询问赃银的下落,然而此时的德妃已经一穷二白,哪里还拿的出来,情急之下只能说已经花用了。
可这样的话又怎么能糊弄得了弘德帝,宫中怎么可能缺了德妃的用度,林家给她的可并非小数目,何况她还有俸银,便是如何也花用不完。
然而德妃不肯改口,弘德帝一怒之下将其打入了冷宫,并命人细细调查她近几年的开销。
二皇子再次被禁,此时的他心中惶惶,只觉大事不妙,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第 667章 陈年旧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