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和青峰匆匆吃完饭回到包间门口继续侯着。
片刻后小二上完了菜,“客观,您的菜上齐了,请慢用。”
“跟你打听个事。”白张氏拦下小二,“你可知哪里有代写书信的地方?,或者哪里读书人多?”
“那您可问对人了!这县里的事小人不知一百也知八九十。”小二接过白张氏递来的赏钱,笑道,“在城南有家书肆,叫文轩书屋,是咱们这最大的书肆了,县里的读书人都去那边买书和笔墨纸砚。那条街隔一段路就会有代写书信的摊位,是县城里读书人最多的地方。”
顿了顿又自豪道,“咱们福来酒楼时不时也会有读书人聚会交流。”
白张氏和林氏对视一眼,“行,谢谢小哥了。”
“您慢用!”小二躬身退下。
白张氏:“那咱们等会去城南看看吧。”
林氏点点头。
城南。
街道两旁茶楼,酒馆,当铺,两旁空地上还有许多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上行人不断。
顺着小二指的路没走多久,一间三层的书屋映入眼帘。白张氏看见了牌匾上的‘文字,想必这就是小二口中的文轩书屋了。
往前走了走,果然,隔个一两百米便有书生支摊等着。
“我们直接上去问不好吧?”林氏有些紧张。
白张氏:“那我们多走几步观察一会。”
贸然上前搞不好会让人反感,还是先看看的好。
一路上遇见六七个代写书信的摊子,白张氏愣是没找到机会上前。
“要不先去书肆看看吧?”白张氏叹了口气。
进了书肆,店小二迎过来,“几位买点什么?书还是笔墨纸砚?”
白张氏,“我家孩子启蒙用,你看着推荐一下。”
“那您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这是必须要买的了。”店小二顿了顿,“至于笔墨纸砚,好一些的价格要高些,易着墨;次之则纸质稍粗,再次之则会晕染墨迹,但价格便宜,适合初学者。”
白张氏点了点头,确实,初学的话用量大,是要买便宜的。
白张氏:“那就刚你说的那些书各买两本吧。”
不买东西也不好打听消息啊。
“哎您稍等!”
“小兄弟……”还没等白张氏说完话,楼上下来一个书生,抱着两本书。
掌柜的跟在后面,“宁秀才,这是最后要抄完的了,下次再有这样抄书的活我再通知你吧。”
书生施了一礼,“多谢掌柜的。下次请一定通知我。”
说完转身一脸愁容出去了。
这应该是个靠抄书赚钱的书生?
“掌柜的,有没有刚刚那个书生的笔墨?”白张氏上前问道。
“有,刚送来的。”掌柜的奇怪的看了一眼白张氏,差了店小二去拿。
字迹很工整,笔迹流水行云,看得出来经常练习,已初见风骨。
光看字就觉得这人有一身傲骨,就不知道会不会迂腐。
白张氏顾不得买书转身就追出去了。
第43章 去县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