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章 晋国之谋[1/2页]

不良人之神农不死 才不是鸽子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朱友贞三十万大军便开到了陕州,这般行军速度不算快,不是急行军,这应该是出于杨师厚这员老将的稳重。
      在兵力几乎能够达到有效压制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制造奇袭,只需要规避自身的错误,便可以正克奇,携惶惶大势一力破之。
      尽管历史上诸多名将,绝大部分都是靠着以少胜多的战绩名流青史,但对于一个为将者来说,所行之道应该是尽可能的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保证在只要自己不犯错的情况下,绝对性的掌握胜局。
      二者最经典的例子,便是西楚霸王项羽与兵仙韩信。
      大唐历来为将者善用奇兵,这是轻骑兵为何在大唐盛行的原因,直到这唐末,这种风格依旧被很大程度的沿袭下来。
      而杨师厚此人却是惯来喜欢以正克奇,这是为什么大舅哥,王师范,赵匡凝,刘知俊,李存勖等人接连败于此人手中的根本原因。
      以正克奇,只要尽可能的减小自身的漏洞,以不动如山之势,那么便可以利于不败之地,反倒是用奇者,稍有不慎便会露出破绽。
      杨师厚,便是这么一个善于洞察破绽的人。
      1、基本信息:
      姓名:杨师厚。
      性别:男。
      年龄:未知(足够老)。
      职业:将军(梁国检校太师、中书令,邺王)。
      家庭环境:未知(并非出生士族)。
      受教育程度:未知(估测战争知识来自战场的自我总结)。
      2、个人特征:
      性格特点:沉稳善察,行事果断。
      具体事例:天复二年,败李茂贞······
      3、场景分析:
      目标:破岐,收复梁国领土。
      行为:率领三十万梁军攻岐,欲以大势破之。
      优点:行军严谨,三十万大军犹如铁桶,且因自身威望,梁军士气如虹。
      弱点:粮草运输。
      4、愿景分析:
      在保证自己不犯错的情况下,尽可能快的攻破岐国防线,收复被岐国攻占的领土,并给予岐国沉重的代价,杀鸡儆猴,以保梁国其于边境的安全。
      ······
      这是姜云卿根据已知信息,针对杨师厚所构建的人物模型。
      以正克奇者,同样有着缺陷所在,那就是目的与行为直接摆在了明面上,甚至都不需要去揣摩。
      善用奇者,同样可以以此来以奇克正。
      当然,前提是在自身的破绽在被人抓住之前,提前找到对方的破绽。
      杨师厚这种人一旦将其人物模型构建出来,他的一切动作,姜云卿都可以做到未卜先知。
      所以,姜云卿给岐国布置的战略是:不与梁军正面碰撞,逐步收缩防线拖住这三十万梁军的脚步即可,必要时候,可以放弃梁国领土,退回岐国境内。
      仅凭岐国现有实力,此战取胜的机率微乎其微,那么左右

第一百四十章 晋国之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