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2/2页]

开埠 王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哇,好悬!”他说,兴致盎然,“浮图关确实是重庆府的一大屏障,占有军事地利之胜。”范晓梅笑:“说是古时候这里建有‘夜雨寺,说是跟唐朝诗人李商隐那首《夜雨寄北》的诗有关,‘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他感叹。
      范晓梅领他进屋后,就忙着点燃灯烛点燃壁炉,屋里暖和起来,他俩都脱了大衣。客厅的摆设不中不西,八仙大桌边有架西洋三角钢琴。他捣弄钢琴,发出不成调的声响。范晓梅抚裙子下摆坐到钢琴前,手脚都动,响起《梅花三弄》的琴声。他听过大嫂樊绣屏用琵琶弹奏的《梅花三弄》,那是一种似大嫂唱清音般的脆悠悠的乐感,而范晓梅弹奏这琴声似林涛似江潮似船工号子声。范晓梅弹奏毕,露出浅笑。一阵静默。他鼓掌说:“好,妙!跟我大嫂那琵琶弹的是格外的味道。”范晓梅笑:“你大嫂的清音唱得好,琵琶也弹得好……”他看她说话,心生怜悯,她是个有才有貌的女子,怎么能去铁血战场?“晓梅,我……”“你啥?”“我不想让你去。”范晓梅捂嘴笑:“你不想让我去?你倒像是发起人了?莫忘了,这事是我,是我范晓梅发起的,你不过是个参加者。你刚听我弹了《梅花三弄》,你晓得的,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范晓梅的父母不在家,她母亲帮父亲管账,都忙生意去了。范晓梅说过,这老大的房院里常常就她一个人。范晓梅给他泡了沱茶,拿来书报给他看,就挽袖扎臂去了厨房。他喝茶看书报,按照父亲的说法,这都是些激进书报。就有痛斥今年朝廷与德国签署《胶澳租界条约》,与英国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订租威海卫专条》,《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的文章。哼,洋人是在瓜分蚕食我国,可朝廷却总是步步退让。那天,范晓梅给他念过一首诗:“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说写诗者是巴县人,叫邹容,年仅十三岁,因谭嗣同等六君子变法遇难而愤然挥笔。他赞叹:“这个少年不简单。”范晓梅说:“邹容随兄去巴县应童子试,见题旨皆是四书五经,就罢考而去。他父亲打他,他依然不去应考。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六君子遇难的惋惜,也表达了他变革的志向。”范晓梅知道的事情多,还会分析,是个了不起的女子。“来???砸狗??!狈断?范死捶?殉醇Φ啊⒂驼ɑㄉ?住⑴萋懿贰⒚追购突凭啤A饺硕级隽耍?罂诔院取
      酒足饭饱,夜幕降临。范晓梅说早些睡,明早天不亮就要出发。点蜡烛领宁继兵进了里屋,说是她的住房。屋里摆设不多,一架中式大床,帐幔是乳白色西纱的,床边有铺了乳白色花边布的条桌和小圆凳。挂有镜子和一幅山水画。范晓梅说,这山水画是武德厚买来送她的。宁继兵心里就不舒坦。“你今晚就睡这里。”范晓梅说。宁继兵看绣花软被,有种渴盼的愉悦,难道今晚会与她同床共枕?又想,人家是不会睡这里的。想起小时候偷听见父母在里屋说的话,母亲说:“你坏,第一次去你家就不老实。”父亲说:“我老实了就没得这四个娃儿。”他当时不解父母的话,现在明白,一股勇气犹生,伸手搂她。她由他搂。他的手移到她腰际,指尖的奇异妙快感漫延全身。她盯他笑。他搂她更紧,她胸前那两团暖热似炉火,把他那胸肋融化令他那喉头冒烟,嘴就去寻她的嘴。嘴碰嘴时,她那两团柔软就结实,顶得他心痒痒。强烈的欲望促使他跃跃欲试,手不老实,碰到了那敏感处,急不可耐的他狼一般将她扑到床上,解她衣扣扒她裙子。她按住他的手,使力推开他,下床整理衣裙,满脸涨红:“继兵,晚安,睡个好觉,明早我喊你。”出门,带死了屋门。他喘息、惊惶,仰躺床上。她生气了?她怨恨我了?他睡不着,在弥散着她特有气味的床上扳动,裤裆里那东西膨胀。他不甘心,呼地起身下床拉开屋门,她怕是睡在客厅里的。客厅的蜡油欲尽,室内空无一人,她是去她父母的卧室了。烛火跃动,熄了,寒气透窗,浇灭他躁动的欲火。他泄气地关门上床,自己是晕了头了,人家不是个随便的女子,倒感慰藉,娶她的决心越加坚定。明天就去参加义军打仗了,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会亏欠了她的;自己真要战死沙场而没有得到她又会好遗憾……终于入梦,梦见他与她若即若离的消魂事儿。黎明时分,范晓梅敲门叫醒了他,出屋来时,见姜霞也在。“啷个,你爸爸同意了?”他问姜霞。姜霞红眼说:“我是偷跑出来的。”“好,三人为众!”他大义凛然出门。范晓梅、姜霞跟出门。范晓梅给塞给他和姜霞一人一个冷馒头,三人边啃边赶路。

第4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