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屑一顾的粗粮在刘燕眼里也变得宝贵起来,甚至在细嚼慢咽下,南瓜显得愈发香甜起来。
饥一顿,饿两顿的日子,在父亲回来之后才结束。省厅领导还了真正勤奋做事的刘父清白。但刘父也调离了伙食管理科的工作岗位,换到了一个清闲部门。
经过这次事情之后,原本不知忧愁的女孩变得成熟起来。也不与人说笑了,回到家中就是看书学习。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些昔日的邻居,看着他们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的笑脸,她只想离开这里,而离开最好的办法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
高考结束,刘燕接到燕大通知书后,原本平静的脸,激动之下终于失态,抱着父亲嚎啕大哭,刘父只是欣慰地拍了拍她肩膀,没有说话。
刘燕平日里的表现看着刘父眼里,但生性不善言辞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劝解女儿,只能寄望于时间,希望时间能抚平她的伤口,因此对女儿去外地求学,刘父虽然不舍,但还是坚定地支持她。
带着父亲的殷殷期望,带着脱离窘境的快感和对未来的期盼,还有父亲偷偷塞给她的私房钱,刘燕踏上了去往京城的旅途。
一路辗转,从成都坐车到了重庆,再在重庆坐上火车,经过六十多小时的旅程,刘燕终于到了京城。
如同脱离樊笼,坐在车里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让本就处在青春年少的刘燕压抑了一年多的心情变得欢快起来。
带着朝圣般的心情,刘燕下了火车,来到了这个让无数青年向往的城市。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伟人…刘燕心情激动了起来。
清晨的首都车站也是熙熙攘攘的,旅客提着旅行包和手提箱,一列列电瓶行李车,东来西往,穿梭而过,车站一派人多喧哗但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
出了车站,刘燕好奇打量着这个地方。
苏式宫殿式的外观,豪华巍峨,宽敞明亮的大厅外面是两座钟楼,宏伟壮观,车站广场宽阔整洁。
车站广场上,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在漫步游玩。
一个写着‘燕大新生接待站的醒目横幅,展现在了刘燕眼前。
很快,去燕大的新生们一起登上了燕大校车。经过天安门的时候,大家都伸着脖子往外看。刘燕坐在中间,只从人缝里看到了狭窄的司法部街。尽管如此,刘燕的心情依然很激动,因为,毕竟是到了祖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校车驶入校门的时候停了一会,刘燕随着着同学们的赞叹声看去,只看到了一个漂亮的长发女孩正在跟一个高大的男孩聊天。没等众人多看,校车又启动了,在同学们的惋惜声中,转眼间那个漂亮女孩就看不见了。
校车停在了大饭厅东侧的马路上,下车后,刘燕把随身携带的录取通知书和一个档案袋交给了设在马路边中文系新生接待站。
一位去年入学的老同学很热情,把她领到宿舍,作为临时房间住下。收拾好行李过后,肚子有些饥饿的刘燕到了三角地商店买了碗筷,然后到大饭厅用餐。
吃过早饭后,刘燕回到宿舍躺下,几天几夜在火车上的疲劳让她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再醒来时,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就在刘燕迷迷糊糊爬起来不知身在何处的时候,一道清丽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你好,你也是新生吗?”
“是噻,你也是吖?”刘燕揉了揉眼睛,不觉一口家乡话脱口而出,察觉不是在老家后又连忙说道:“是呀,你…”
“你也是四川的?”声音有些惊喜。
刘燕抬眼看去,不由一呆,这不是在校门口看见的那个漂亮女孩吗?
漂亮女孩正是杨红梅,四九城里四川人不少,但杨红梅平时接触到的却是没有一个,所以好不容易看见一个老乡,还是同学,不由地心情有些喜悦。
“你也是四川的?”刘燕揉着眼睛,呆呆地问道。
“是呀!我是成都望江的,你是那里的嘛?”杨红梅也不禁说起了方言。
“我也是成都的,我家就在师大,你知道吗?”刘燕也惊喜万分,能在千里之外的首都遇见一个正宗老乡让她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情变得安然起来。
“我知道,在温江区嘛,离我那里不是很远,我妈还在那里演出过呢。”
~……~
杨红梅干脆坐到刘燕边上,跟她聊了起来。
女孩子的情谊总是来得很快,两人在聊天过程中迅速拉近了距离。尤其是孤身一人来到京城的刘燕,那种亲切感让她不由对杨红梅敞开心扉。
杨红梅秀丽的外貌和衣着谈吐,让刘燕对这个漂亮的老乡心里不由生出一丝仰慕。
杨红梅也对这个秀气聪敏的老乡心有好感。
“今天在校门口那个男孩子是谁呀?”熟络之后,刘燕按耐不住好奇的心,问道。
“你也在那里?”杨红梅印象里好像没看见刘燕。
“我在车上,当时好多同学都看见你了,你是不知道,那些男同学,脖子一个个的伸得老长了,恨不得跳下去一样。”刘燕想起来还是不由直乐。
“哦,”杨红梅落落大方地承认道:“他是我对象,已经见过父母了。”
“你才多大?就有对象了?”刘燕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这时候,虽然四川有结婚结得早的,十五六岁就结婚的大有人在,但刘燕平时生活环境让她对男女之事还懵懵懂懂。
“这事说来话长,有时间再和你说吧,走吧,咱们先去班里看看,再吃饭去,一会人多。顺便再把我对象介绍给你们认识一下。”杨红梅看了看手表。
第111章 番外篇之 刘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