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等陈阳赶到王生海家时,老张叔的丧葬班子已经到了。
      现在帝都很多人家老人去世后都是直接去殡仪馆,也有人在老人快不行的时候,叫车把老人送回家。
      这老房子是王景山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王景山临死前交代王生海,说要在家里走。
      “王伯伯还有什么遗愿?”陈阳看着王景山的遗照问王生海。
      王生海满脸悲伤,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他说:“我爸说在家里摆三天就行,早走早安逸,不想再拖累……拖累我!”
      说到后来时,王生海又红了眼睛。
      陈阳默然,这就是父亲,就算是死,心里放不下的还是子女。
      他拍了拍王生海的肩膀,然后转头走向老张叔。
      老张叔是小羊圈胡同白事方面的专家,周围几个胡同,只要家里有白事,大家都找他。
      老张叔今年60多了,精神头还是很好,陈阳找他时,他正指挥着工人在王生海家里各种布置。
      见到陈阳,老张叔掏出烟点上,然后说:“还好你提前让你朋友找我了,家里遗像也没准备,寿衣也没订做,临时赶工才搞好,真要等到今天才搞,那就失礼了。”
      华国人的生老病死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处处透着“礼”字。
      老人未咽气钱,家属要将其从原来的穿上转移到另外准备的床板上,这个床板俗称太平床或者吉祥床,说是不能让老人背着床走,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吉利。
      要是给王生海这种小年轻,哪里会懂这些,老张叔是专业人士,王景山刚进家门,王生海还在听遗言呢,他这边就已经马不停蹄忙了起来。
      有的时候家里人看到这一幕真的很难受,你在那听遗言,跟死者做最后的道别,但丧葬方面的工作人员却催着你赶紧给老人擦身子,换寿衣。
      因为有风俗,不能在老人咽气前还没换好衣服。
      所以王生海是一边哭一边换衣服的。
      换衣服就是一个信号,难别难舍的父亲在换上衣服后就要走了,你让做儿子的怎么想。
      但不管怎么想,礼字为大,王生海虽然不舍,但还得照做。
      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无法理解这里的逻辑关系,搞不懂为什么我一定要按这种封建迷信办?
      其实这就是华国文化内核的一个体现,你在做这件事时,也在教育你身边的人。
      所有人都循规蹈矩,那老无所依,死者有终才能成为社会风气,才能成为精神文化的符号。
      这个跟立嫡立长其实是一个道理,这里就不赘述了。
      “老张叔,这后面还有什么流程?”陈阳问。
      老张叔给他扳起了手指头:“今天是倒头,也就是小殓。要请先生开具【殃榜】,然后遍邀亲朋,说明什么时候入殓,亲属穿孝戴孝、置办墓地,停灵。”
      “然后【接三】,接三也叫迎三,就是人死了三天内,亡灵要去阴间,或者被神佛派来的使者接去了。接三这天要有吹奏鼓乐,迎接亲朋吊唁,焚化纸糊车马。”
      “接着就是【送库】,送库是指给亡人祈建的到场圆满时,由丧主捧着

第532章 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