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诺诺应声,对不住地看了王心柔一眼,朗声将两人的诗文都念过一遍。
虽然只是童生,但常念古诗,他还是有最基本的品鉴能力。
王心柔这首诗,在同龄人当中已经算是十分出彩,她用简单的语境刻画出一位恬淡的农家姑娘,在春日的田园里忙碌时的场景,既贴合了草的主题,又烘托出宁静安乐的田园氛围。
如果不是先看到了王墨的那首诗,他一定会替王心柔沾沾自喜,认为这次的比试十拿九稳。
但和王墨的一比……
他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王心柔不但落了下成,而且是一个天一个地。
随着王浩最后一个字落下。
几位童生忍不住爆发出一道道激烈的喝彩。
“好诗!”
“精妙!”
声音响亮的,险些把王心柔的耳膜震破。
她脸色更垮塌了,忍不住站出来,想为自己开解些什么。
谁知,刚刚走出一步,便被人一把推开。
一位童生拨开王心柔,挤上前,站在人群的聚焦之处。
像是如获至宝一般,陶醉地闭上眼睛,再次将王墨那首诗,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读一遍。
随后解析说:“这首诗以春草兴发,秋冬枯萎为线索,用巧妙的想象力,把野草的四季枯荣与其背后折射出的品质融为一体,让我们感怀于小小野草的顽强生命力,使我辈与之共勉!
呃,至于王心柔的那首田园小诗,旁的话我就不说了,只其中的意境,就与王墨这首差太多了,根本不在一个水平。
以上是区区不才的一点粗浅的见解,无论如何,王墨这首诗是我生平见过最为精彩绝艳的一首,我必须要把票投给王墨!”
他激动而又澎湃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随后,其余的几位童生都是依次发表见解,不出意外的,每个人都对王墨那首诗给出了最高的赞誉。
最后张口的是王浩。
他面上一片萎靡,浑身气势低迷,低眉耷眼,颇为低落地说:“单就诗文来说,五位同窗的意见,我没有什么异议,不过,王心柔的诗也不错,我个人比较喜欢田园风格的诗词,认为王心柔更胜一筹,所以我的这一票投给王心柔。”
五票对一票,胜负已经没有悬殊。
在场的围观村民,大都目不识丁。
在听过五位童生如此解析之后,这两首诗在他们心目中高下立现。
村民中也有识文断字的,稍一对比,就对比出两首诗的水平,实力悬殊就好比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儿童和一个满腹经纶的圣人。
不乏有人主动为周围的群众科普,这两首诗的意境差在哪里。
“天哪,王墨居然这么有诗才!”
“呵呵,没想到吧,我方才就说,你们是小看她了。”
“那也不能怪我们啊,是她平日里太沉默了。”
“这叫低调,以往她从来没有出来显摆过,不像她那个二姐,会写俩字就到处显摆,还整出什么才女的名头,今日三场比试,每场都落了下风,这下可好,笑看她和她爹娘怎么收场。”
王心柔狼狈地攥紧拳头,指尖几乎掐破掌心,耻辱而又不甘地承受着流言蜚语。
“这下看守财和他媳妇还有什么好
第五十四章 一个天一个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