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76 汴梁瓜农郭油锤[2/2页]

我能看到物品价格 东门喝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这些非洲人的反应也太夸张了吧?”
      谁知傅松澹澹一笑:“那只是你自己的感觉,非洲人的确更喜欢西瓜酒一些。”
      “为什么?”
      傅松没有解释,而是反问:“你知道巴蜀人最喜欢吃什么吗?”
      “当然是火锅。”
      “原因呢?”
      “那边气候潮湿阴冷,需要食用辛辣祛除湿气。”
      傅松点点头:“没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其实不仅巴蜀一带,放眼全国都是这样。
      气候干燥食为咸、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
      鲁中、东北经年少雨,所以这里咸菜十分盛行。
      沪上、江浙、粤省等沿海相对湿热,他们更喜欢清澹甜香食品。
      知不知道为什么山?西人爱喝醋?”
      “为什么?”
      “因为那边地处黄土高原,土地中含有大量的钙,为了防止结石,只能用醋中和。”
      “啊这……感觉好有道理的样子。”
      “咱们国内是这样,国外其实也差不多。
      非洲位于赤道附近,这里常年酷暑难当,当地人身体天生就有一股燥热之气。
      西瓜清凉解暑,特别是酿造时加入了功效更强的西瓜皮。
      非洲人对西瓜酒的感觉,和巴蜀人对辣椒的感觉差不多。
      属于典型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唐兵立刻对傅松竖起大拇指:“厉害,不愧是文化人,说的跟真的一样,我都差点信了。”
      傅松:“……”
      *
      中州,汴梁。
      和陕北界桥村差不多,汴梁一带同样是大面积的西瓜种植地区。
      郭油锤看着拖拉机车斗上满满一车瓜,脸上全是愁容。
      去年西瓜价格不错,加上他的悉心照料,六亩地出产了将近六万斤西瓜。
      这些西瓜大部分是以1.5元\/斤的价格卖出去的,就算后面有下滑,也卖了八万块。
      尝到甜头的郭油锤今天立刻扩大种植面积,六亩地瞬间变成十五亩。
      结果你也种西瓜,我也种西瓜,西瓜还没成熟,价格已经跌破五毛。
      现在直接在本地成车卖,更是低到一毛五。
      一毛五……一块五,落差整整十倍。
      很多瓜种干脆直接让瓜烂到地里算逑。
      但郭油锤却不能这么做。
      十五亩地呢,就算没有十五万斤西瓜,十二三万斤肯定是有的。
      扔了他心疼,但便宜卖他的心更疼。
      所以郭油锤决定听邻居的话,拉一车瓜到中州市卖卖试试。
      据说那边零售一斤可以达到一块钱。
      开拖拉机从这里到中州差不多要走四个小时,郭油锤拉着媳妇早上三点出发,等达到目的地,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
      刚在一个小区门口停下,一个老太太就跑来问:“西瓜怎么卖的?”
      郭油锤精神一振:“一块钱一斤,都是刚从自家地里摘的新鲜瓜!”
      老太太一愣,随即撇撇嘴:“人家超市才卖六毛。”
      说完就要离开。
      郭油锤连忙将其拉住:“别急啊,六毛是吧?
      这是头份生意,你要的话六毛给你。”
      郭油锤媳妇也帮腔道:“阿姨,我们的瓜是本地瓜,甜得很。
      超市的西瓜是外地的大笨瓜,可没这好吃。”
      老太太先是有点犹豫,不过还是点头道:“行吧,我买点尝尝!”
      “好嘞,您要多少?”见生意终于开张,郭油锤声音陡然提高八度。
      老太太在瓜车上挑挑拣拣半天,最后指着一个卖相不错的:“就它了。”
      郭油锤一愣:“您只要一个啊?”
      “那你还想让我要几个?吃完再买呗!”
      “这……”
      最终老太太提着一个瓜走了,郭油锤捏着卖的几块钱,有点不适应。
      在农村,西瓜都是成袋卖的,大家一卖就是几百斤。
      很快,零零星星有小区居民出来卖瓜,但都是一个两个。
      郭油锤卖了半天,一车瓜也没减少。
      忽然,有人道:“城管来了。”
      郭油锤一惊,瓜也不卖了,开着车就走。
      直到跑了五条街,发现后面没人追来,才稍微松了口气。
      支起摊子继续卖。
      这次直到晚上都没有外来因素干扰,加上他把价格调成六毛,生意还算不错。
      但等到晚上十点,路上再也见不到人,也不过卖了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他这一车瓜想彻底卖完,需要三天时间。
      从车上拿出被子在地上铺开,累了一天的郭油锤刚躺下了就睡着了。
      第二天继续,但今天他的运气不太好,被城管撵了好几次,到晚上才销出去一半。
      点燃一根烟,郭油锤童孔中全是绝望。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行不通。
      六毛一斤,加上跑这么远,以及漫长的销售时间,根本划不来。
      要知道他可是有十二万斤西瓜,这些瓜的销售周期只有四十五天。
      也就是说,一天平均要卖出去3300斤。
      若他拖拉机哪怕超载,一次也只能运2000斤。
      将烟头直接扔地上,郭油锤对媳妇道:“回去吧!”
      媳妇:“可是……车上还有半车瓜呢!”
      “开到城外找个地方扔了。”
      拉回去卖一毛五,油钱都不够,还不如直接扔。
      媳妇很想说要节约粮食,这瓜是咱俩辛辛苦苦一颗一颗种出来的。
      但看丈夫颓丧无助的样子,她最终还是没开口。
      第三天早上。
      郭油锤开着车出了城,他刚找了个沟,准备把车上的瓜处理掉。
      忽然一辆五菱神车在旁边停住,神车司机递来一根烟:“嘿,老乡!”
      郭油锤接住:“有事?”
      “问一下爱心助农果酒生产基地怎么走?”
      郭油锤瞬间愣住:“你说啥地?”
      “爱心助农果酒生产基地。”
      “知不道。”
      “知不道?别懵我了。”
      神车司机指了指他车上的瓜,“你这不是往生产基地送的吗?真以为我知不道吗?”
      说到这,对方忽然压低声音:“都是老乡嘞,有好事不能光你自个藏着。
      爱心助农果酒生产基地正在收西瓜,七毛钱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你卖你嘞我卖我嘞,又不影响!”
      郭油锤苦笑:“可我真不知道你说的爱心助农果酒生产基地在哪啊?”
      “咦,你个兔孙,还吸老子的烟,滚肌霸蛋吧!”
      神车司机骂骂咧咧的走了,郭油锤正要弯腰搬瓜往沟里仍,忽然愣住。
      因为他耳中忽然响起对方的话:
      爱心助农果酒生产基地正在收西瓜,七毛钱一斤。
      有多少……收多少……

276 汴梁瓜农郭油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