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之后又给刘时屿打电话,他现在是京城那个药厂的一把手好几年了,“时屿哥,我来跟你求援来了。支援几个方子吧?价格好说。还有,之前我们研究所里私自卖成果的研究员,现在已经抓起来了,那配方,我也不说要不要回来的事儿了。给我们分享一下就行啊。”
      这要不是有熟人的地方,扯皮就能给你扯几年,有那个时间浪费,多少新方子弄不出来。
      “行啊。我这边儿没说的,要啥方子,你自己来选。”
      刘时屿很好说话。
      “谢谢哥。刘老师身体还好吧?阿姨也好着吧?嫂子恢复得怎么样?鹿胎膏吃着还行不?”
      公事上一句话就过了,又聊起私事。刘嫂子去年查出了乳腺癌,做了切除手术,恢复得不错,就是身子虚,气血不足,她从老家给弄了鹿胎膏补身子。
      刘时屿在电话那边儿哈哈的笑,“都好,都好,你嫂子现在气色可好了。两老身体也都好着呢,老爷子坚持要补办结婚证,复婚。老太太不好意思。我们当儿女的说了也听不进去,你哪天回来,到家里劝劝老太太,都住回来这些年了,领个证成全老爷子的心意呗。我还寻思着,明年正好是老爷子七十岁的整寿,给办个寿宴,也当复婚宴了。你觉得行不行?”
      当初特殊时期,老两口为了刘时屿的前途,老太太又是在报社那样的单位上工作,就办了离婚。刘老师在靠山屯牛马圈那些年,一直也没断了联系。后来恢复工作,两老矜持,谁也不好意思提复婚的事儿。
      退休以后,儿女撺掇着,好歹是把老太太接回家住了。刘老师一直想正式的复婚领证,老太太觉得这么大年纪了,还领证,丢人,就想这么糊涂着过得了。
      其实真不算啥大事儿,本来就是原配嘛。农村这个年纪的老人,有几个有证的。还不是一样过一辈子。
      乔之茉笑着应,“好好好,回头我跟阿姨打电话的时候就说,这有什么的。又不是后到一起的,是该骄傲的事儿,历经那么风风雨雨,还能到一起,这可不光是情比金坚,得多大的福气才能又聚在一起呀。”
      刘时屿很认同,“可不就是这个话嘛。老爷子有这个心愿,是觉得心里有亏欠,那些年,家里家外的,都指老太太一个人,还得补贴他。总想弄个名正言顺,年纪大了,心里有执念呢。”
      ……
      念念叨叨的,聊了十几分钟才挂上电话。
      之后又打了几个电话,都是跟老朋友,老同学,要方子、要人。
      没有不应的,当然,乔之茉能打电话,找的也是能应的人。
      回头又整理了几个自己手里的方子,还从空间里找了几个。
      给程老师,就是带薛振强的科研小组的组长,现在是研究所的所长了,“程老师,这是我自己前些年攒下的方子,还有跟以前的老师、同学要来的,都能正常用的。您看着改进改进,争取尽快拿出来咱们自己的新配方来。药厂,说到底,药才是根本,有好方子,好药,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我可全指望您了。”
      程老师被捧得脸都红了,很激动,又不会表达,手里拿着方子,只一个劲儿的点头,“行,我这就带人进实验室,争取早点弄出药方来。”
      然后转身人家就走,走到门口了,又转身,不好意思的看着乔之茉,“厂长,你能不能调个会管事的人来当所长,我没时间管哪。”
      行行行,“回头马上调人来,明天就到任。”
      当然是不可能调所长的,只把厂里二车间的主任调过来,那是个有眼色的,很会看眉高眼低,把他调过来,做主管行政的副所长。跟程老师刚好分工,业务和行政分开,他打辅助。
      两个人见面聊了一会儿,都挺满意了。
      那就先这么着,磨合着先干着呗。

第134章 秋风扫落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