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其它业主家送名片,借着聊天的机会,人家就把跟自家的关系说了。
说得很清楚,这房子是乔之茉的钱买的,他哥才能挣几个钱呀。至于说他嫂子的钱,更好说了。人家老家是大兴安岭山里的,随便上山挖两棵人参,多少房子出不来?还说了他嫂子考上大学以前就是当地很有名的大夫,会配药。很能挣钱,他们一家在京城住的都是她嫂子买的房子。
还说上了大学进了单位,都耽误她嫂子挣钱了。又说装修是他送的,他在羊城开装修公司。那亲弟弟给亲哥哥装修,还能要钱?
别看他哥挣得少,但人家媳妇挣得多,底子厚,还有能挣钱的弟弟。所以呀,生活条件好,跟他当什么官没关系。
啥?说他能在羊城做买卖是借他哥关系?那是扯淡,说出去也没人信啊。一个县城的领导,关系能找到羊城去?他哥履历在那摆着,知青回城就上学,毕业也没离了学校和研究所,上哪弄人脉去,是吧。
再把他在羊城工地上累死累活搬砖的那些个事情一讲,完全就是他自己白手起家的嘛。
这小区就在政府大院的隔壁,中间只隔一条马路,一来二去的,这不是,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县城才多大,乔之茉他们搬过来的时候,已经没人觉得他们住大房子有啥奇怪的了。
等办公室的主任带着几个办事员过来帮着整理新家,一看家里这么些人,仨孩子,两层老人。回去一说,就更理解了,小房子是住不开。
这是明面上,舆论方面引导的。暗地里,关于自家的财产来源,早都已经整理了详实的材料,在有关部门报备了。
最初的来源就是没上大学之前,做小商小贩倒腾山货挣下的本钱嘛。后来又开豆腐坊,又是各种生意的。肯定都是有来源的合理合法的收入。
报备之后,后患也消了。这就行了。
孩子们得自学六年级的功课,也不能出去浪。
乔之茉在家里安顿好之后,也该上班了。
她的新工作,是县里卫生局的副局,括号:正处级待遇。
行政级别上来说,还是原来的级别。但是从京城专科医院的院长,到县城卫生局的副局长,怎么看,那也是天差地别。
“夫唱妇随,夫唱妇随。一个家庭,总得有主有次,我也是支持我们家老云的工作。”
当书记带着夫人来家做客,说乔之茉做出了巨大牺牲的时候,她就是这么说的。
这个老云叫的,仨孩子到晚上了,还笑呢。
小丫头欠欠儿的,叫她爸,“老云同志。”
老云同志正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把报纸往腿上一放,扫了小丫头一眼,“小云同志,你的大字写完了吗?拿来我检查检查。”
就见小云同志嗖一下就跑没影儿了。
另外两位本来在厨房找雪糕吃的小云同志,一看情况不对,拿着雪糕,三两步就上楼了。
乔晗边走还边喊,“太热了,太热了,吃完雪糕得睡觉了……”
一句话镇压住几个小妖儿的老云同志坐在沙发上不动如山,抖一抖报纸接着看。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深藏功与名。
第114章 夫唱妇随,夫唱妇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