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她都当医院的院长了,好些人都好奇呢。
“我就说咱茉莉有出息,当初在村里,医术就好,没有看不了的病。走这几年,以前在咱卫生所,扎两针就好,都不用吃药的小毛病,现在是哪哪治不好,钱还不少花。这有能耐的人,到哪都错不了。”
说话的人是春生娘。春生考上大学了,她现在也是村里的体面人儿。乔之茉教过春生,听说乔之茉要回来过年,早都准备了东西。今儿个更是早早的就过来。
“婶子,春生现在咋样了?他写信说在学校里学得挺好的,还处了对象儿是吧?没领回来过年?”
春生在卫生所的时候是个文文弱弱的书呆子,重活儿啥也干不了。上了大学也是学医,情商倒是长了点,还知道给京城写信了,这几年也算没断了联系。一年能写上三五封信。
她这一说,春生妈嘴都笑得合不拢,“好好好,都好着呢。夏天的时候把对象领回来了,跟他是一个班的同学。我瞅着那姑娘文文静静的,挺好的。过年回不来了,上医院实习去了,说是得值班。这不是寻思着好好表现,毕业了好能留在省城医院上班嘛。人家姑娘是省城的,总不能上了一回大学,再让人家跟着回县城吧?”
乔之茉就附和呗,“那也挺好的。”
又转头问寒露的娘,“寒露也去实习啦?”
寒露娘可没春生妈那么高兴,“可不是嘛。本来过年有几天假,可离家忒远了,来回一趟,时间都搭在道儿上了。写信回来说不折腾了,来年毕业工作再说。我跟她爹也是这个意思。就想着等来年她毕业了,能分配回来咱县里就好了……”
寒露考得远,在西南医学院呢。从最北端到大南边儿,跨越了大半个地图,单程的火车,把倒车的时间算上,都得五天。是折腾不起。
“快了,还有半年就毕业,没几个月了。”
寒露妈不太放心的样子,总算是遇到一个有学问的人了,在老人眼里,大学生,那都是有大学问的,该是什么都懂的,“毕业分配能不能分回来呀?要给分在当地,那可咋整啊?”
“不会的,他们是第一批大学生,现在哪里都缺人,单位肯定乐意接收。学校分配也得考虑本人意愿嘛。”
毕业分配又不是学校给分到哪就是哪。得用人单位接收,把接收手续返到学校,学校放人。其实分到哪,真不是学校说了算,是用人单位要人的。学校能做主的,就是某某某单位要多少学生,学校给具体到人。
再过一些年,单人不好找的时候,学校还能操作一下,谁去好一点单位差一点单位的。可如今,哪个不是好单位?学生都是扒拉着挑的。绝对的供方市场。
王乐枝这会儿插话了,也算是帮寒露一把,顺手卖个人情,“婶子,回头我给寒露写信问问,看她自己是什么意思。要是想回咱县里,那好办,我们医院随时欢迎。我直接把接收的手续在这边儿办好给她邮过去就行。要是想去省院的话,我之前在那边进修,也认识几个人。帮不上大忙,但能帮着问问要不要人,他们要是收呢,再说下一步。你看这样行不?”
那有啥不行的,寒露妈乐得无可无不可的,“哎呀妈呀,那你可算是帮了婶子的大忙,这得咋感谢你呀。”乐得直拍大腿。
王乐枝这还真不算是吹牛,她现在是县医院的产科副主任了。还是能说上话的。寒露又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香饽饽,参加工作就得是技术骨干,医院哪有不要的道理。
别说县医院,就是省医院,也没有不要的道理。可她说省医院的时候,也只说帮问问,没有大包大揽,可见工作这几年,人也锻炼得沉稳多了。
村里还有两个这两年考出去的,家长也都凑在边上听得可仔细,现在用不着,那将来他们家的孩子毕业,不也能用得上嘛。
还有打听在大学里学习难不难啊,累不累。在医院里累不累的。连挣多少工资都有人问。
但就是从始至终一直到吃完饭收拾完各自回家了,都没人试图跟乔之茉说,能不能把自家孩子安排到京城上班,或者帮着在京城找个工作的。
这就让乔之茉心里不能不感动。
有英子和黑球的例子在前面,她以为这次回来,不定多少人要求上门呢,没想到,都这么有分寸。
“是还没好意思说,要再等几天才说吗?”
晚上人都走了,剩下自家人,乔之茉跟五奶奶念叨。
五奶奶就笑,坐在炕上一边叠孩子们的衣服,一边跟她说,“那还真不是。这你得问英子,也不知道他们姐俩咋跟那两口子说的。那俩去了一趟京城,回来说闺女儿子在豆腐厂上班,贪黑起早的,一个月能挣上百十块,比咱这边省城大厂子挣得都多。就是京城里房子太贵,姐俩累死累活干这几年,买个房子,拉了大几千块的饥荒,不知道啥时候能还上。
本来可不是都挺羡慕城里的生活儿的。一听这个,都吓住了。挣得再多,不够花有啥用。谁乐意过那背饥荒的日子。在咱村里,种地就几个月的事儿,厂子也不少分红。挣得也不少,没有城里的好吃好喝,可住的是自家的房子,吃饭吃菜喝水不花钱哪。哪像是城里,就没有不要钱的地方……”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虽说是有夸张的成分,但还真差不多是那个意思。英子姐弟要不是给自家干活儿,可不就是那个情况嘛。累死累活干几年,也买不上一个院子,大部分都是攒了点钱,回老家。
“那我这省了这么多事,还得谢谢吴叔吴婶子。”
说着看五奶奶手里那裤子,是四个孩子的,这一细看,才发现,咋裤子的大腿内侧都缝上补丁了呢?还都是大绒的补丁。
“这是故意缝的?好看吗?”乔之茉有点儿懵,这是刮的什么时尚风?
五奶奶白她一眼,“什么故意缝的?谁都那个闲心。”随手把裤子翻开,给乔之茉看里面,“都是磨坏了补的。二小子一天能磨碎三条裤子,老换新的,太糟践东西了。补上烫绒的,扛造。”
哎妈,这得淘成什么样儿?一天干碎三条裤子?“进山啦?”
呵呵,“进山算点啥事儿,上房上树,一天不知道能爬多少回,前面老李家那棵矮杏子树,都快让他们爬秃噜皮了。你家孩子能耐的,前些日子,还抓了贼呢。”
啊?都能抓贼了?
啥贼啊?也够完蛋的,让几个小崽子给忙活了?
第107章 回靠山屯过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