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这就是不读书的坏处,孩子不会写,家长不会看。有啥事儿都不会说,给家里邮钱,让邮局的人帮着写的信,也不敢说那么细……
……
“你们俩是咱屯子里最有文化的,我这回来,就是想问问,那广播上天天喊大包干大包干的。到底能不能干?咱那地,是分还是不分?还有咱的厂子,怎么办合适?要是承包出去的话,钱还能不能分到咱社员手里了?政策上允许不允许?钱是不是要上交乡里?”
晚上了,王队长见到云慕淮,才提了他这次进京的目的。
小岗村搞大包干,如今是报纸电视上天天播,天天报,各种的讨论,能干还是不能干,是个什么性质……
云慕淮还真知道这个事,不但知道,这个事情其实早都到了领导的案头上,上面一直都在讨论中呢。开过不知道多少轮的会了。文老师那个位置,是最早一批知道消息的,也拿这个事情,跟云慕淮讨论过几次。
“分吧,没事儿。能提高效率多打粮食,是好事。地还是集体的,个人只有使用权,没啥不能分的。厂子先不急,再看看。照着现在的模式先运行呢,等政策具体落实了,或是承包给个人,或是一直做村办企业,看实际情况再定。”
王队长不确定的又问了一句,“真的能分?不会再有啥变数了吧?”边说着,手指往上指了指。
云慕淮摇头,“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王队长就懂了。
一拍大腿,“那行,那我回去跟支书商量商量,把地一分。茉莉呀,地要是分了,你的地怎么种?栓子接了报国叔的班,不种了。再给谁白种就不合适了,要不,看看村里谁想租,我照着市价,给你租出去?”
可别。
乔之茉赶紧的说话,“老叔,我户口都迁到京城了,分地肯定是按人头分,别算我的了。自留地也收回去吧。”
王队长摆手,“现在规矩还没那么严,知道你不差那点儿地钱。你们吃商品粮,好是好。但是我看一旦把地分下去,产量上去,家家粮食菜吃不了都得卖,到时候,你那红本本,也没啥用处了。咱手里有地,不管到啥时候,心里不慌。
屯子那么些地,也不差你那十亩八亩的。只给你分地,也不让你参与分钱,没损害着谁的利益。就这么着吧,咱也不声张。你要是不想卖地,那我跟你婶子给你种着,只给你种大豆种杂粮种菜,够你们一家子的口粮了。”
那也行吧。
乔之茉不跟队长犟。
队长不想跟她这边儿断了联系,有那么一块地扯着,来往起来,也更理直气壮些,她其实也明白。
包括那些秋菜,两大车厢,家里人再多吧,也吃不完的。
肯定得给亲戚朋友分,自己这边没亲戚。老爷子这边儿,一家子在一起呢,故旧能让他给送菜的,没有。药材山货什么的,有那么几家给送一送,也用不了多少。
还是给林笑笑和周建军送的多,他们两口子知道王队长来了,特意抽空过来,请王队长一起出去下馆子涮了个羊肉。
再就是当年牛马圈住过的老师们,家在京城的,云慕淮和周建军跑腿儿,骑着三轮车,挨家给送一些。
让老师们都知道,靠山屯的人是有情有义的。
第90章 人走茶不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