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王队长商量着,怎么送黄豆过来。开豆腐坊,用得豆子多,一天少说也得一两百斤,只靠着铁路那条线,可不够。
王队长抽着旱烟袋,“这些都好说,今年年景好,大丰收,各家还存下一些豆子,农场那边存粮也不少,能弄出来。采药也容易,进山就有的玩意儿。我这回来,主要是想问问你们,能不能帮着弄点以前的老课本,自打恢复高考,咱们屯的知青,差不多都考出去了。没考上的,也都想法子回城了。
村里跟着茉莉在卫生所学了两年的春生和寒露都考上医学院了。如今就剩下狗蛋一个卫生员。
都看着读书的好处,奔着供孩子成才。可咱的课本不够,啥不得买,现在废品站的旧书都不好买了。我寻思着,弄些旧课本回去,放在学校里,省下买书的钱,那日子不好过的,也不至于让孩子回家种地。
大字不识,将来出门连个路都不认识,可怎么整……”
这是有责任心的队长,想的都是为村民谋福利的事儿。
别看靠山屯又是养猪厂又是饲料厂的,是,村民相对是比外面村好过,日子宽松些。但也分人。
像是黑球家,七个孩子,还都不大,俩大的这一出来,剩下五个都小,不顶个大人干活儿。还有老人呢。吴大宝两口子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就是全家挨不上饿。村里孩子多的可不只他们一家。
穷还是普遍现象,不挨饿,衣服上不带补丁,偶尔能吃上肉,娶媳妇不拉饥荒,那就已经是最好的日子了。
云慕淮很钦佩王队长这样尽责的干部,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回头我就去书店找,找到了给队里邮。”
乔之茉想着,她空间里也有不少老版课本的,可以拿出来。不过这会儿不方便直接提,过后再给云慕淮说就好。
也是听王队长提了,才知道,村里的知青居然还都考得不错。
之后又聊了聊现在村里的情况,上面有什么新政策,村里有什么变化啥的。都是云慕淮和王队长说得多。
乔之茉没陪多久,就到后院,哄孩子睡觉去了。
仨崽子分了两个床,俩小子一被窝,小丫头自己一张小床。都是四面带围栏的宝宝床。老太太坐在床边,借着月光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稀罕不够,见乔之茉过来,就念叨,“一看你们平时就把孩子扔惯了。都不用哄,到点自己就睡了。可怜见儿的,有人疼的孩子,没有这么乖的。”
呃……
乔之茉都不知道该不该给自己喊个冤。是,最近这大半年,孩子们是跟小野人儿似的,四海为家这待两天,那住三宿的。
但真不是他们两口子不乐意带孩子,硬推出去的啊。他们自己把自己安排得可明白,乐意跟人家走的呀。真要是不愿意,晚上闹,她能舍得吗?
特别是阳阳回来之后,四个孩子都没怎么分开过。
“是是是,我们太忙了,对孩子有疏忽,这不是实在看不过来,也看着孩子可怜,才把您老接来坐镇的嘛。”
乔之茉也不跟老太太争辩,认错得很痛快。
不管怎么说,才两周岁的孩子,就这么独立,也确实与不常跟父母待在一起有关系。
他们还是有责任的。
老太太说她,也没说错。
第80章 接受批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