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的还能生豆芽,来年还能做酱。那就赶紧张罗起来吧,能行的话,年前还能多挣几个。”
报国叔不是死板的人,他要是那死心眼的,也不会在牛马圈把老师们看顾得那么好了。虽说也是干活了,但真是一点磋磨都没受过。相处得也好,是能一起喝酒的朋友。
所以,听说乔之茉要磨豆腐偷着卖,他也不觉得怎么样。能想法子把日子过好,不偷不抢的,有啥不行的。
等乔之茉到前院看拉过来的货,哎哟,怪不得报国叔说带了不少黄豆。
这哪是不少啊。
“老叔,你这是把豆腐坊一年攒下来的黄豆都给拉来了吧?”
足足七麻袋。
麻袋比蛇皮袋子大,一满袋子能装两百斤。这是一气儿拉了一千多斤呀。
把乔之茉都给吓了一跳。
王队长哈哈的笑,“这可不是豆腐坊攒下来的,是自留地里打的豆子。有我们家的,老支书家的,栓子家的,黑球家的,春生家的,寒露家的,还有知青那边种的,你那园子今年也都种了豆子了。一家就拿了半袋子,剩下都是园子里打的。”
哦哦哦,那还行。分到各家,还真不算多。“今年大家都种黄豆了呀?”
“可不嘛。今年猪厂又扩大了,母猪两百来头,生猪年底出栏了一千七百多头。一年饲料得吃多少?豆腐坊现在也三十四人在干,咱们镇上基本全是吃咱的清香豆腐,县里也占一半了。
还建了饲料厂,去了自用的,来年能往外销了。猪厂的粪都是好肥料,地里上上,有劲。得了豆子直接往豆腐坊一送,不出村一年就是好几百的收入。谁家现在也不差这点豆子了,这不都是得了你的济嘛。
听说你要接五婶子进京,大家伙都抢着给你捎东西。这是车没地方了,要是还有车,再拉两车都能拉来。”
大东北,人少地多,这个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南方可能一家子才有一两分的自留地就不错了。东北,越是往北,越是往山里走,一座山就几户人家都是常事,形成村落的,哪个人不得分两三亩的自留地。有些村子小人少的地方,一家十几亩自留地都正常。
自留地里种菜根本用不完。大部分都是种点杂粮啥的,挣点儿活钱。
所以王队长说种黄豆卖黄豆,是合理的。
七麻袋黄豆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村里办的养猪厂,那还能没有猪肉?
都知道乔之茉爱要猪下水、边角料,会做,做得也好吃。
除了两头收拾好的整猪,下水边角料还另有两大筐。再就是山货,蘑菇木耳,野菜干,核桃榛子松子啥的。还有五奶奶的口粮也给带来了。还有她老人家的行李,衣服。大酱,酸菜,咸菜真都带来了,用塑料桶装着。
还有包得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粘豆包,糖豆包。
还有一些鱼。
东西很杂,这一点那一点的,很明显,不是一家拿的。
啥是父老乡亲,这就是了。
看着屋里堆了那么些东西,乔之茉鼻子发酸,恨不能回去,一直在小山村里待着,免费给大家看病到老,也挺好的……
偏僻大山里的小村子,这股子人情味儿,真好。
第79章 乡亲,父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