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了月子,王乐枝就生了,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杨全胜。
乔之茉肯定是不能去给下奶了。
云慕淮一个人去的,给带了一箱子挂面,还有两罐子乔之茉自己做的梨膏,用空间水做的,最是养人,也不挑人,什么人都能吃。
云慕淮当天去当天回,回来的时候,又带了一大袋子京城寄来的东西。
自打知道乔之茉一胎生了三个之后,家里的包裹就没怎么断过,隔三差五的,就收到一个。
老爷子那边儿,那么难,听说一下得了三个孙子,都想法子给邮过来一袋子大枣半袋子花生。
南边邮的,海边邮的,都是给产妇补身子的补品,再就是布,都知道,这么些孩子,废布。
京城来得最多,李老师的工作挺顺利的,已经全面恢复,主持京城医院的心脑外科科室工作了。知道他宝贝徒弟生了三胞胎,在信里愁得什么似的,怕不好养。得了点儿啥好东西,就往东北邮。
还有刘家的大哥大姐,省下来的劳保品全都邮过来了。
最多的还是金条和山货换的紧俏货,山南海北,全国各地的好东西,但凡京城能有的,能弄来的,一袋子一袋子的邮。
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都以为云慕淮家里在京城亲戚特别多呢。
这回给邮来的,是两条火腿。正宗的金华火腿,一点不带掺假的。
还有一袋子包了好多层,怕冻坏的冬笋。
其实也还是冻了,不过不要紧,只要有这个东西,乔之茉就能用空间里的好笋换呀。
在这个年份,这个季节,还是大东北,能吃到笋,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乔之茉用火腿和笋做了一个简易版的火腿冬笋炖肘子,大家都吃着好。
余老师是南方人,自打来到东北,十来年没吃过笋了。
“这是借了小茉莉的光儿。我都快忘了笋是啥味儿的。”
五奶奶吃着那肘子也是格外的香,“我这也是享了口福,明明是茉莉坐月子,没见她胖,我这没用的老太太倒是长了好几斤肉。啥忙没帮上,光跟着吃了。”
把乔之茉给逗得直笑,“您可是帮了大忙了,要是没有您帮着,我俩才真是哭都找不着调儿。”
刚开始,老太太不肯跟着一起吃饭,非得把好吃的留给乔之茉吃,后来是云慕淮把地窖打开给老太太看了库存,又跟她说了山里还藏着不少。
再加上产后五天下奶,来的人,都没少带东西。挂面和鸡蛋是最多的,收了几大箱子,可着乔之一茉一个人吃,一年都吃不完。
还有林场,又是送了满满一大车的肉,人参鹿茸鹿胎什么的都有。冯场长的媳妇亲自过来一趟,车上足足给带了一筐的猪蹄子,得有三十来个,让一天吃一个,下奶。
猪蹄子炖黄豆好,农场今年大丰收,最不缺的就是黄豆,豆腐坊今年快要忙死了,英子想来帮忙都没时间,每天晚上回家之前来看一眼孩子,再把泡好的黄豆放下就走。
这还只是一部分,林林总总的加起来,老太太也明白,怎么吃都是吃不完的,这才愿意跟着一起吃。
吃的好,胖点很正常。
乔之茉没胖,那是让孩子都给掏空了。
她一天吃六顿,那也架不住仨孩子吃的呀。
云慕淮是紧怕她补不上,天天的,油啊肉啊,出了月子就怎么肥腻怎么来。
乔之茉是吃得够够的,五奶奶还说好,几位老师也说她吃得好,孩子才补……
行行行,这种条件下,她还能这么吃,比多少大领导的待遇都好,还挑啥呀。
知足吧。
也确实,她吃得好,孩子们的变化最明显。
出了月子,一个个的就长得跟单胎的孩子满月时差不多大了,白白胖胖的,醒着的时候眼睛骨碌碌的转,哪有动静就奔哪转头,一个个的,看着就透着机灵。
第60章 有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