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拿回来这么多票啊?不会犯啥错误吧?”
五奶奶看着王队长和杨满仓拿回来的那些东西,心里就没底,特别是杨满仓拿出来那么些票,她更害怕,那么些票,让她攒,十年都攒不出来。
王队长坐在炕边上,安慰老太太,“婶子,没事儿。咱茉莉配得冻伤药好,今年冬天,林场一个冻伤的都没有。以前冬天哪年不得有冻掉胳膊脚的,冻死的都有。就冲着这份恩情,他们给啥咱都受得起。”
那往来林场运木头的火车,随车的工人,跟林场常来常往的,他们跑省城,跑京城,冬天运木头秋天运粮食,但凡脑子不是太死板的,能不倒腾点儿东西回去吗?
城市里吃红本,把细粮拿过来换成粗粮,人口多的一家子就不用挨饿。这边的山货,猎物偷着运回去,都是抢着要的好东西。
特别是到了年跟前儿,胆子大的,不知道日子过得多逍遥。
到了什么年代,只要脑子够用,胆大心细,总有人能把日子过好的。
王队长为啥年年带着人进山去当临时工?挣这一季的钱?真要只是为了钱,那偷摸着进山弄点山货打点野物,都不用走远,就农场里,都能消化干净了。挣得不见得就比伐木挣得少。
还不就是为了那点子城里的紧俏货,细粮细布各种票票什么的。
没那些东西,他的队长咋干得那么硬实?
今年还把他妹子办到了县医院,没点子关系,那么好办?
简单的跟老太太讲了讲其中的关节,老太太就明白了。
“那就好,那就好,不犯啥错误就好。”
也不算完全没风险,还是得长点脑子才能干得了这个活儿的。
不过谁也没有说得那么细。
乔之茉要张罗饭,王队长两个都拦着没让,急着回家呢。
还有两天过年了,家里人也等着急。
也是。
等人走了,乔之茉整理那些票票,跟五奶奶念叨着,“开春了给您扯两身的确良布做新衣裳。被褥也得换新棉花了。”
说到这里,又想起来啥,念叨擀饺子皮的云慕淮,“过完了年能动土,你帮五奶奶把炕扒了,掏掏灰,炕不咋好烧了。再给多劈点柴禾备上。对了,过完年咱俩去公社买玻璃,把那边窗户也给换了吧。纸窗户不挡风,夜里还是冷。”
云慕淮一一的应着。
老太太手上没停的包着饺子,说她,“你少支使人。我那炕好着呢,年前支书才打发人给我扒的炕。柴禾更不用你操心,满屯子的孩子给我捡柴禾,比你这充足多了。玻璃你也别给我换,我活了这么些年,用纸窗户早习惯了,花那个钱干啥。”
“今年时间短,没弄到多少东西,等明年,我拿药换,也一准儿把您里里外外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咱有手艺,怕什么的,给您安排啥您就擎等着得了。”
乔之茉把票收起来,洗了手,回来接着包饺子,跟老太太得瑟。
那她这才回来半年,日子过成什么样,没人比老太太感受最深刻。
她说这个话,老太太还真信。
“那你也别都往我身上花,我老末卡尺眼的,浪费那钱干啥。有好吃的我吃了,我还算是得着了。穿好的用
第31章 都是她该得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