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乔之茉就这么多了一头猪。
      还没法放在牛马圈一起养。
      开完会回来,杨满仓叫上几个村里的小伙子,加上周建军云慕淮刘海几个,不求好,只求快。
      直接轧了干草和泥,叉的泥墙,再加上木桩子在乔之茉小院后园子最边角上厕所旁边扎了个简易的猪圈。
      喂食的槽子还是报国叔帮着打的。
      有事的时候才能看出来人缘好的重要性来。
      盖了三天猪圈,乔之茉供着吃了三顿饭,冬闲期,农村都吃两顿饭了。下午三四点钟的一顿就是晚饭。困难的人家,早饭都吃不上干的。
      黑球和狗蛋几个孩子进山套的兔子,做饭之前杨满仓带上网去河边捞上一网,别管捞上来啥鱼了,捞啥吃啥。
      鱼、兔肉,加上土豆,干蘑菇木耳,秋收刚过都是新鲜的玉米面,贴上饼子。一个个的吃的五饱六饱,干活不惜,还乐意来出这个力。
      狗蛋自打乔之茉帮着他娘接生之后,就常跟着黑球到河东来看看有啥能帮上忙的,帮着扫扫院子,捡捡柴禾干点零活什么的。
      冬歇时,生产队的活不多,村里的活干得差不多,王队长就会带着青壮去林场干临时工伐木,一天也能挣上块把毛。
      剩下村里的零活,老支书带着老弱妇孺就干了。
      他们这些半大的孩子,属实是没什么事,来闲得到处窜,人嫌狗不待见的。一般家里会赶着他们进山,捡点榛子核桃松子啥的山货,多少能换点钱。
      反正是时间大把。来给乔之茉帮忙,谁也不觉得有啥问题,老支书还夸黑球有良心,知恩图报。
      猪圈盖好之后,把猪牵回来,收拾猪圈喂猪的活儿,其实差不多都是几个孩子帮着干的。
      乔之茉呢,时不常的,有啥好吃好喝的,给个糖块啦,给人看好病送来的野山楂野果子啥的,放上点粮熬个糖水什么的。都知道她这边儿好吃的多,也愿意来。
      帮着把屋子烧得暖暖的。
      靠着山的地方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不怕没柴烧。
      山里的烂木头干木头,河里漂出来死木头捞上来晒干的,有些都在河边扔着呢。
      离过年还有三个月,小猪牵回来,三十多斤。
      想三百斤五百斤是不可能的。
      但是饲料这个挂,倒也不是不能开。
      现有的条件下,也不用放别的。乔之茉就是自己织了个网兜,没事儿的时候就去河里捞鱼。大鱼留着吃,小的晒干,磨成粉,加到喂猪的糠里。
      入冬以后,天冻,鱼放在房顶暴晒也不怕坏,最主要还是风干,干得不慢。
      乔之茉还在糠里加上一点点陈玉米面,还有用马蹄草熬的水,兑在里面。
      小猪跟吹气球一样长,一天一斤都不止。
      喂猪当然只是附带的活儿。
      入冬之后,村民们感冒发烧的变多,乔之茉提前攒了不少草药了,除了让老支书指醒大家伙,平时多用马蹄草熬水喝之外,她还做了些管老寒腿风湿的膏药备着用。
      现在十里八村的人,都越来越认可她的医术,她用针灸治病,也都敢让她扎了。这一歇下来,上了年岁的,有些积年的劳损,旧疾的,有时间看了,就都来找她扎针。
      总共只有一间半的小医务室,在正屋里加了两张架子床当针灸床,进门厨房里侧,也加了一个窄条床。就这,还天天的排队呢。
    &

第24章 饲料?可以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