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镇拿着这些样品去省城的食品厂谈了一笔一千只礼品盒的订单回来,全村人一起动手编织礼品盒。
忙碌地连去村口八卦的时间都没有了。
路上遇到个人,想要停下来聊聊天?
对方摆摆手,忙着呢。
然后脚步匆匆回家去。
苏糖再次感慨,陈镇真的很会做生意。
陈镇脑子灵活,但身体娇弱,陈喜则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刚好互补,一起为养殖场为槐树村增加收入。
槐树村的红红火火惹得周围的村子眼红、妒忌,也想要分一杯羹。
乡下人嘛,都会编织,凭什么槐树村的人就能赚钱?
不少村长去公社找领导,要求槐树村要么把订单平分到附近村,人人赚钱,人人富裕,要么就从附近村的人手里收购篮子,否则就是资本作派。
苏老爹都要被气笑了。
简直胡扯。
“放屁。”苏老爹梗着脖子据理力争,“想要订单可以,自己谈。”
平分是不可能的。
至于人人同时富裕?
呵,更是笑话。
哪个村里没有生活相对好一些、生活相对艰难一些的人家?难道人家生活好就要接济生活差的人?
哪谁还愿意努力干活?
都等着别人接济,等着平均算了。
苏老爹就问一句,各村的村长是不是要带头把家里的粮食、钱或者家具分出来?
城里的工人一个月能拿几十块的工资,乡下村里人一个月就几毛钱,是不是也要求一个平均
公社干部有自行车,是不是也要拿出来供大家随便使用?
苏老爹冷着脸,想要抢槐树村的订单?
做梦。
除非公社干部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平均分给别人,否则就不要随便打别人辛苦得来的劳动成果。
苏老爹咬牙说出‘劳动成果几个字,明晃晃地埋怨公社领导偷抢苏糖的劳动成果。
哼。
这些人还真抢上瘾了。
这么能耐怎么不自己开发项目,自己去抢订单?
一个个都想坐享其成。
呸。
苏老爹是越想越气,越说越气。
这些村长盯着槐树村就算了。毕竟,他们学历不高,文化水平不高,可能从来没有去过市里,不知道如何发现新项目,不知道去哪里拉订单,他们愿意为自己的村民和苏老爹抢,这能理解。
如果是苏老爹,他也一样,愿意为了村民的好日子而不要脸。
但是,公社领导也这样想就过分了。
自己没有能力就盯着别人,然后抢,偷。
苏老爹想起苏糖的话:当官不为人民,不如回家种红薯。
这些人不种种红薯,都不知道人民生活艰苦。
对各村的村长,苏老爹还是很愿意分享心得的。
是的,分享心得,而不是劳动成果。
槐树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全村人一起努力而来的。苏老爹建议各村的村长回去多问问知识青年们,他们在城里生活,肯定比乡下人更清楚城里需要什么。
例如野菜干、香菇干、笋干等等,南方的乡下多的是,但北方却很少,是不是有什么办法把这些菜干买到北方的城里去?
这就是一个方面。
总之,多想多思考,总会有出路的。
苏老爹又夸了陈镇几句,“我们村的订单都是陈镇接回来的。”
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就对乡下没有贡献,是拖累了?
 
第235章 苏糖被利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