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遍遍地做父母的工作,把学生带回学校。
因为辛苦,因为营养不足,三十多岁的男人看起来像五十岁一样苍老,但他有一双很精神很明亮的眼睛,眼睛里好像装着一个温暖的世界,装着一个繁华的未来。
......
苏糖感慨一句,真伟大。
她是绝对做不到的。
如果是几十年后,苏糖或许会鄙视这样的行为,觉得圣父,甚至认为他很傻,不赞同,因为苏糖一直坚持人要先爱自己才有力气去爱别人。
但此时此刻,苏糖心口闷闷的,酸酸的,涨涨的。
苏糖总说槐树村的学生遇上她是幸运,是上辈子修的福气,但现在看来,有人比槐树村的学生更幸运。
......
苏大哥直接红了眼睛,眼泪唰唰,“妹妹。”
“妹妹,我能不能给他一颗糖?”
苏大哥觉得这个老师很可怜,一把年纪了竟然没有吃过糖,还不知道‘甜是什么味道?
真的太可怜了。
这个老师刚刚说了一件小事:
有学生问他‘老师,糖是什么味道的?
他回答:甜的。
学生又问,‘什么是甜?
他回答:不知道,因为他也没有吃过糖。
......
苏大哥决定把裤兜里的大白兔统统送给这位老师,让他知道糖是什么味道的,什么是甜。
苏糖眼睛闪着盈光,“当然可以。”
......
只要不短视都知道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看似知识没用,但有什么工作不需要知识不需要学历?
即使是种田、种地,也需要知识。需要知识来支撑农业的发展,需要用知识来改变提高农业产量,农民收入。
否则年复一年的亩产三百斤,吃什么?
饥饿一辈子?
饥饿了一代又一代人?
说读书没用,知识没用,简直就是在放屁。
阴谋论一下,就是其心可诛。
虽然河西公社槐树村很偏远,但因为吴记者的那篇采访文章,但大家对槐树村第一小学和苏糖都不陌生。
所以苏糖有了座谈会发言的机会。
领导希望她能畅所欲言。
苏糖发言的主要方向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短短的十多分钟,苏糖提到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她不喜欢唯成绩论学生的优劣。
苏糖说;“人品比成绩更重要......学习能力比学习本身更重要......”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苏糖就说了,她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她理想中的学生应该是正直的,坚强的,乐观的,真诚的,有勇气失败也有勇气重新开始的......
有人认同苏糖的观点,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很多人和老师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人品就好。
在学校,为什么很多老师都喜欢甚至偏心于成绩好的学生?为什么在差生和优等生闹矛盾的时候,老师的天平会倾向于优等生?
因为他们都认为成绩好等于人品好。
很多老师对优等生的话深信不疑,对差生的话不信任。好像成绩好的学生就不会犯错,即使犯错了也是别人的错。
第213章 糖,是什么味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