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章 知识青年(2)[1/2页]

炮灰在年代文里养崽崽 明陈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理想?
      为了崇高的理想,所以离开家离开亲人来到乡下,建设新农村?
      柳叶直白地送苏糖一个白眼球,“曾经是的。”
      当初,柳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乡下描写的文章,一个年轻的小姑娘穿着白裙子戴着大大的草帽,携着草编的小花篮走在满是青草野花的田埂上。
      微风轻轻吹来,吹起她的白裙子,吹走她的大草帽......轻盈的大草帽在金黄色的稻田里一浪一浪......一只小鸟站在稻草人上歌唱,然后跳上大草帽,在上面留下一个白色的鸟蛋......
      正是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柳叶才决定下乡来的,到风景美如画的乡下去贡献自己的学识和本事,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汗水和青春。
      那时候,柳叶做的都是美梦。
      直到,柳叶看到从乡下回家探亲的邻居家姐姐,骨瘦如柴,面黄肌瘦,明明才十多岁的小姑娘却像三十岁一样沧桑。
      那时候,柳叶才知道梦想和现实的差距
      梦想破灭了。
      但下乡却改不了。
      苏糖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不敢说,柳叶说的这篇文章是她和苏小弟联手的力作,当时还拿了十多块的稿费,吃了好几顿肉呢。
      苏糖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捂紧马甲,千万不能掉马了,否则会被打的。
      柳叶不想下田,不想上工,但除了来学校当老师,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
      如果真的像苏糖说的,可能要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回去,那就......谁也不知道那应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结婚生子?
      别笑话了。
      在乡下结婚生子不也一样需要下田需要上工?
      看村里的妇女就知道结婚生子也不轻松。
      当然,现在不管是柳叶还是其他知青都在找机会回去。在他们看来,一年不行就三年,三年不行就五年,三五年内总能回去的。
      他们还年轻,三五年也等得起。
      作为知道未来走向的苏糖,只能感慨,世事无常,世事弄人。
      谁能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年?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
      都在无望的等待中过去。苏糖都不敢多说,就怕大家绝望得要自杀。
      柳叶把希望寄托在槐树村第一小学,希望能有机会成为老师,减少劳动量,减轻生存压力。而自认为比柳叶聪明的叶美兰则干活认真,勤恳踏实,善良可亲,是除了李光明外少有的难得的和村里人聊得来的相处融洽的人。
      不仅苏糖,村里很多人都意外,没想到叶美兰一个城里姑娘比村里很多姑娘还要能干,肯干,平时在干了自己的活计之外,还帮老护幼。
      村里很多人在说起知青的时候,都忍不住对叶美兰一夸再夸,甚至好几个大婶说,如果叶美兰不是城里姑娘,他们都想要娶回家当儿媳妇了。
      要知道槐树村可不是一般般的排外啊。
      村里人婚嫁从来不会考虑外人,但现在竟然觉得如果这个‘外人是叶美兰则可以考虑考虑。
      短短的时间里就能

第119章 知识青年(2)[1/2页]